為進一步深化婚姻家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提升基層調解員專業能力,推動矛盾糾紛源頭治理,近日,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人民法院聯合長水鎮人民政府創新開展“民法典進鄉村·家事解紛共治”專題活動,通過“訂單式普法宣講+多元共治實務培訓”雙輪驅動,為基層矛調員精準賦能。市中院、市檢察院、縣法院、長水鎮相關領導及長水鎮各村干部、調解員代表參加活動,共商家事糾紛化解新路徑,共繪基層社會治理同心圓。
長水鎮鎮長杜扶蘇向參與活動的一行人表示歡迎,他指出,婚姻家事糾紛是基層治理的難點痛點,調解員隊伍是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線”,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強學習培訓和法律指導,深化“法院+鄉鎮+部門”協同聯動,推動家事糾紛化解從“單兵作戰”向“多元共治”轉變,助力建設和諧長水。
隨后,洛寧縣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金利兵系統介紹了近年來洛寧法院家事審判改革成果及多元共治實踐經驗。
案例剖析與經驗共享,凝聚解紛合力
市中院少審庭庭長王鑫杰圍繞民法典實施后的法律新變化,精選婚姻家事中10個典型案例,深入解讀婚姻家事案件的裁判規則,要求調解員在調解中注重證據固定與法律銜接,為基層調解注入新思路。
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王鐵峰結合多年基層治理經驗,分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基層治理中的創新實踐。
結合問題現場普法,共謀解紛良策
在座談交流環節,村委干部、調解員們圍繞“婚姻家庭關系”“財產繼承分配”“彩禮返還”等熱點問題進行法律咨詢,與會的法官、檢察官結合民法典及司法解釋逐一答疑,并普及民法典相關法律知識,同時結合具體案事例進行解紛指導。
洛陽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牛振宇強調,基層調解員身處矛盾化解的第一線,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在工作中,調解員要樹立正確裁判思維,不僅要準確把握事實,更要依據法律法規作出公正判斷。同時,要不斷提升自身法律素養,深入學習《民法典》,做到心中有法、調解依法,才能在調解過程中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在具體工作理念上,要以政策為支撐,樹立公共利益優先的理念,從大局出發,保障公共利益不受損害;要以道德為基石,在家事糾紛處理中充分考慮公序良俗,讓糾紛化解既符合法律規定,又契合社會主流價值觀。
此次活動將民法典宣傳與多元共治機制深度融合,通過“訂單式”普法精準對接基層需求,為基層調解員注入專業動能。下一步,洛寧法院將持續深化民法典宣傳,開展常態化“訂單式”普法,以法治之力繪就家庭和睦、鄉風文明的和諧畫卷。(雷鳳超 張萌)
【編輯 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