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執業會計師事務所如何積極投身可持續發展服務領域?本文就此訪問了數家正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指導的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以及一位關注中小型執業會計師事務所利益的全球代表。
隨著氣候變化和其他日益嚴峻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挑戰,給各種大中小企業都帶來了壓力。 企業必須重新審視自身運營模式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大型企業有充裕的資源規劃完善的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制度, 然而中小企業往往難以應對復雜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持的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作為連接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專業樞紐,不僅承擔著財務合規、稅務籌劃等基礎指導的職能,中小型執業會計師事務所更是在培育區域經濟活力、推動企業可持續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小型執業會計師事務所正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作為值得信賴的顧問,中小型事務所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引領中小企業客戶進行可持續發展轉型。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總監Christopher Arnold表示:“實踐可持續發展及對可持續披露信息進行匯報及鑒證的轉型確實是一場全球性變革。中小企業廣泛參與全球經濟活動,這場變革的成功離不開中小企業的參與。中小型事務所曾在提高中小企業客戶的財務知識能力方面所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期待他們能再次發力,增強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管理認知和管理能力。”
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將必須遵守強制性可持續發展匯報和鑒證要求,而中小企業同樣受到影響,因為上市公司將需要披露其價值鏈中的實踐信息,并將供應商納入問責范圍。可持續發展轉型是來自于利益相關方的訴求,以及隨著大眾對ESG財務重要性認知的提升而加速發展。
國富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在大約五年前注意到對可持續發展咨詢服務的需求大增,因而決定涉足可持續發展領域開始提供相關服務。國富浩華合伙人(專業技術咨詢)、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李樹德表示:“各行各業的公司開始意識到將可持續發展實踐融入運營的重要性,這不僅為了遵守法規,還可以滿足消費者和利益相關方的期望。”
Christopher Arnold表示,的而且確隨著價值鏈和財務提供者對信息需求的增加,全球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事務所開始提供可持續發展相關服務。他指出:“越來越多貸款機構將可持續發展因素與風險聯系起來,并作為貸款決策的重要考慮因素,促使中小企業建立與可持續發展信息相關的流程、系統和信息控制的必要性變得更為明顯。相關趨勢創造了創新發展的機會,讓中小型事務所能夠提供咨詢、報告、約定審查業務、鑒證等不同的專業服務。”
上邦永晉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兼香港會計師公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鄭璟燁指出,盡管中小企業無需組建專門的可持續發展團隊,但仍需管理風險并滿足客戶或監管機構的要求。“獨立咨詢公司可以提供建議和指導,幫助企業識別合適的指標、收集數據,并為其定制可持續發展策略。”
信永中和香港合伙人兼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蘇婉婷從專門提供ESG服務,“她洞察”到宏觀趨勢的角度分享,她認為當下正是幫助中小企業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其核心策略、以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來引領業務增長的最佳時機。
蘇婉婷表示:“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幫助企業客戶遵守法規,而且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其核心策略,以構建長期有效的價值創造模式。未來,我希望中小型事務所不僅在推動監管合規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而且成為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轉型的策略伙伴。”
建立跨學科知識體系
作為值得信賴的顧問,中小型事務所不僅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客戶遵守法規,還能助他們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核心策略。鄭璟燁表示,為了達成這個目標,ESG顧問必須以價值為導向的實用方法,幫助中小企業認識到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商業利益,而非僅將其視為合規負擔。
總體而言,咨詢公司普遍認為可持續發展領域內容繁多且發展迅速,需要具備跨學科知識,因此有一些公司已建立多元化的可持續發展專業團隊。
上邦永晉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兼香港會計師公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鄭璟燁表示:“我們招募來自不同背景的專業人才,包括企業財務、環境管理、會計、地理學等領域,以應對不同類型的ESG問題。例如,水泥行業特別需要環境以及碳排放方面的知識,具有地理學背景的人才能夠為團隊提供相關專業知識,以解決物理氣候問題。而擁有會計和企業財務背景的專業人士則能夠向客戶及非金融背景的員工解釋復雜的商業和財務知識。”
國富浩華合伙人(專業技術咨詢)、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李樹德表示:“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有助于豐富我們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他們的知識和見解對于我們打造可持續發展服務具有極大價值。”
對于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等較大型的咨詢公司在發展可持續發展業務方面的做法,他們的第一步是于2016年聘請了一位具有ESG報告咨詢服務經驗的主管,隨后建立了一支專業團隊,并發布一份以企業管治和ESG為主題的年度報告,該報告汲取了香港上市公司的見解。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咨詢合伙人兼香港會計師公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潘宏烽表示:“致同與香港會計師公會一樣,同為ESG認證專業人員考試的支持機構。這是香港首個基于上市規則的ESG考試,旨在測試考生對香港交易所附錄C2 《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報告守則》及其他國際ESG匯報框架的掌握程度。”
無獨有偶,信永中和香港合伙人兼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蘇婉婷提到,信永中和也聘請了專門的ESG主管以推動事務所的可持續發展項目,以發揮他們在可持續發展框架方面的專業知識。事務所還建立了一支跨職能團隊,與各合伙人緊密合作,結合各方專長,以提供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
蘇婉婷指出:“我們將ESG整合至現有服務項目,為客戶提供確保合規、并能推動策略性增長的綜合解決方案。”
提高意識,引領變革
中小企業和中小型事務所都需要不斷跟上可持續發展領域快速變化的步伐,了解不斷演變的法規、財務報告匯報準則和利益相關方的期望。蘇婉婷解釋道:“我們遇到其中一大挑戰,就是ESG法規快速發展演變,而且因司法管轄區而異,不但要求我們持續更新知識積累,同時也要采用靈活適度的應對方法。”
中小企業和中型公司作為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客戶群體,有的企業缺乏對ESG策略重要性的認知與理解,進一步加大了挑戰的復雜性。蘇婉婷指出:“客戶往往將可持續發展視為合規要求,而不是價值創造的驅動力。” 為克服障礙,會計師事務所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資源。蘇婉婷表示:“在內部,我們通過認證和持續培訓確保專業人員掌握最新知識。”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總監Christopher Arnold強調,可持續發展領域將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公司因而需要優先考慮培訓與發展機會,并鼓勵中小型事務所善用能協助他們的資源以提升能力。他指出:“IFAC設立了專頁(詳情請通過以下路徑查看),該網頁提供可持續匯報、咨詢、鑒證以及教育和培訓資源,旨在協助這一新興領域的從業者提升技能并積累知
識。”
請復制粘貼鏈接至電腦或手機瀏覽器中打開:
https://sway.cloud.microsoft/0Kk2LrWCQrO6L5my?utm_source=Main+List+New&utm_campaign=0086e8e89a-IFAC-Release-Sustain-list-for-Small-Business
國富浩華合伙人(專業技術咨詢)、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李樹德指出:“ 教育客戶也同樣重要,盡管對可持續發展服務的需求不斷上升,但仍有很多客戶不清楚ESG概念和其帶來的影響,導致對ESG服務的價值持保留態度。” 因此,中小型事務所需拓展服務和角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者和指導者。專家認為,中小型事務所能夠提升中小企業對ESG的認知,推動他們采取有效行動,包括建立數字化數據管理系統、將ESG因素融入業務策略和決策等。
解鎖可持續發展的價值
中小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另一誤解,是普遍視可持續發展為合規負擔,而非商機,因此,中小型事務所可以在改變這種思維方式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通過清晰展現可持續發展的價值來正確認知這種觀念。
上邦永晉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兼香港會計師公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鄭璟燁指出:“根據過往的經驗,我們已經看到可持續發展如何能夠節約成本、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提升企業聲譽。關鍵在于實際效益,幫助中小企業認識到可持續發展不僅是風險管理的工具,更是價值創造的引擎。”
中小型事務所通過與專業組織、學術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可以提供額外培訓資源和專業知識,拓展與社區廣泛互動的渠道,增強其對可持續發展服務的影響力。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咨詢合伙人兼香港會計師公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潘宏烽表示:“在需要專業技術的環境工程領域,我們會與外部合作伙伴緊密合作。而在更廣泛的可持續發展領域方面,我們與民間組織樂餉社開展長期合作,通過志愿者工作等活動共同減少食物浪費。”
李樹德談到國富浩華最近為一家中小企業客戶進行了ESG知識培訓課程。事務所先通過有效溝通和問卷調查評估客戶對ESG原則的掌握程度,然后訂立具體的培訓目標,針對客戶的認識訂制培訓內容,滿足客戶的具體需求,通過培訓補齊短板。
會計師事務所還與員工分享了實用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了解如何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李樹德表示:“通過展示其他機構實施ESG舉措的成功實例,我們可用來生動地分享說明采用環境和社會責任實踐管理給企業帶來的的具體益處。”
展望未來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演變發展,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咨詢合伙人兼香港會計師公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潘宏烽認為,全球將更為積極推動減碳和應對氣候變化。他預測,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和關注,以及使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來提升高效資源管理,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增加。
潘宏烽表示:“隨著各國的法律與法規進一步加強(如歐盟頒布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中小企業可能需要積極創新,適應更嚴格的匯報要求,以及更高的廢物管理和碳排放標準,以滿足監管要求。”他同時指出,盡管這可能導致運營成本增加,中小企業不應退縮,而應將其視為開拓新商機和確保長期韌性的發展機會。
國富浩華合伙人(專業技術咨詢)、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李樹德認同這一點,他表示,對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并不僅限于政府法規,也來自消費者對環保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他表示:“我認為向循環經濟轉型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循環經濟著重于資源效益、循環再造和具可持續性的產品設計。因此,中小企業需要積極投資合規措施,而這可能需要額外的專業資源和知識。”
面對復雜的形勢變化,中小企業和中小型事務所如何為未來做好準備?潘宏烽建議,鑒于中小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和知識有限,在編制和披露可持續發展指標方面可能會遇到困難,因此中小型事務所需要持續掌握不斷演變的準則,同時協助中小企業建立數據收集和管理流程,確保取得準確而可靠的ESG數據。他還建議:“這樣,中小企業就能了解數據分析流程所需的數據來源。”
李樹德建議中小企業積極投資合規措施,并主動適應變化,這將為他們在監管市場競爭中帶來優勢。他表示:“中小企業還可以重新審視其供應鏈和產品生命周期,進行調整及采取可持續采購等創新做法,從而開拓新的市場機遇。” 在轉型之路上,中小企業并非孤軍奮戰,正如Christopher Arnold所說,中小型事務所也需與時俱進,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才能為客戶提供有效的服務。 李樹德表示:“中小型事務所將繼續作為中小企業的強勁后盾,確保他們保持創新競爭力,向更具可持續性發展的未來轉型。”
來源:HKICPA
編輯:如月
《新理財》2025全年雜志開始征訂啦!
(點擊海報可直接訂購)
交流、合作、投稿、版權,請加微信:cfo920
聲明:“新理財”微信公號所刊載文章、圖片等,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若因客觀原因存在使用不當的情況,敬請與我們聯系及時依法刪除或修改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