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頂思想匯》由里斯戰略咨詢獨家打造的視頻欄目,聚集專訪品類創新之父、里斯戰略咨詢全球 CEO 張云。
從巨頭企業的戰略布局,到新興品牌的異軍突起;從市場格局的微妙變化,到消費趨勢的悄然轉向。 而那些真正引發行業共振的商業事件,其背后往往交織著多維商業邏輯的深度博弈。不同專業視角的商業洞察,恰是穿透市場迷霧的戰略棱鏡。
里斯品類創新戰略咨詢全球CEO、中國區主席張云被企業家譽為“品類創新之父”。其因是由他撰寫的《品類創新》一書一經問世,便在企業界引發了強烈共鳴和熱烈討論。華為、伊利等中國頂尖企業紛紛將其納入內部學習范疇,眾多企業家和創業者也積極投身到品類創新的實踐中,使這一理念迅速成為引領新商業潮流的關鍵詞。
在《云頂思想匯》欄目中,張云將通過熱議事件分析,講述他對企業戰略的深度洞見。
第二期
近日,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朱西產教授參加某檔對話欄目,對于蔚小理今后三年的發展方向表示:“蔚小理想要生存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需要盡快兼并重組合作。”此言一出,在汽車圈掀起軒然大波。
對此,品類創新之父、里斯戰略咨詢全球CEO、中國區主席張云先生分享了獨家見解,以下為其主要觀點整理。
點擊視頻查看完整版觀點
內容來源 | 《云頂思想匯》第二期
專訪嘉賓 | 張云 品類創新之父、里斯戰略咨詢全球CEO
關于“蔚小理”三年內團滅的觀點確實很有意思,引人深思。我看到朱教授(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提出這個觀點后,小鵬汽車何小鵬總回應稱:邏輯上認同,但做企業做得越廣、越大,越不考慮邏輯,創業的樂趣就是去完成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
我認為朱教授的觀點有一定道理,他強調的是汽車行業的規模效應。比如汽車產量每增長100萬輛,成本可能降低5%到10%,規模效應確實很明顯。從我所接觸的行業來看,大多數行業很難達到這種規模效應,所以關于這部分朱教授的觀點在邏輯上是成立的。
但我認為,朱教授所講的內容也不完全符合邏輯,甚至不符合事實。對于汽車來講,規模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品類的主導性比規模更加重要。如果規模效應決定了汽車產業的生死,那么我們回溯歷史,三大汽車巨頭(通用汽車、福特和克萊斯勒)就不會很快瀕臨破產了。
通用汽車當時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產量很大,但為什么破產?原因在于通用在每個品類里邊都沒有主導品牌。它有七八個品牌,甚至十多個品牌,但沒有一個屬于主導,這是最致命的。所以我認為,真正決定品牌企業生死的是你有沒有趨勢性、主導性的品類。我覺得這是最關鍵部分。
回到中國汽車來講,哪些是最重要的。我認為,重要的是要把握那些“現在小、未來大”的機會。對于“蔚小理”這樣的企業來講,相比傳統燃油企業,他們更具趨勢性,代表的是“現在小、未來大”的趨勢。
今天,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滲透率才過了50%,在全球還非常低。由此可以看出,這一品類的未來空間非常大,根本不用擔心它未來的發展。相反,我們應該擔心的是那些傳統燃油車企。
最近,日本三大汽車之一的日產汽車已經發出了危險的信號,企業的現金流遇到挑戰,并進行大裁員。這背后就是傳統燃油汽車的困境:盡管今天的產量很大,規模很大,但不在趨勢上,每天的規模都在縮小,這恰恰是風險最大的。
-End-
里斯戰略咨詢
里斯戰略咨詢
品類研究報告
『獲取更多行業報告』
里斯品類創新戰略咨詢
里斯戰略咨詢
近期熱門視頻推薦
category creation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