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汽車質量的指責和不滿,擴散的面積越來越大。從行業監管機構的高層到普通的媒體,都把中國品牌的汽車當成了批評的靶子。已經完全超過了嘴黑的程度,比零照度還要再多一度。
2025年1月。俄羅斯國家汽車聯盟的一把手,提請主管單位停售中國品牌的SUV。長安汽車在售的UNI-S、UNI-K和UNI-T三款車型,座椅存在安全隱患。這些車型的靠背設計不當,即使在不嚴重的碰撞中,也可能導致駕駛員和乘客出現脊柱壓縮性骨折。在沒有達到安全碰撞標準前,這些車型應該立刻停止銷售。
其中,UNI-S在進行安全碰撞時,座椅嚴重變形,無法為駕乘人員提供有效的支撐和保護。此人在對外解釋這種情況時,打了一個被媒體廣泛引用的比喻:
變成果凍。
吃著大列巴、喝著伏特加就著魚子醬的人群,沒有看看自己的體重,就開始指摘中國汽車的質量,就是嬸子也不能忍。不過,時至今日,相關的圖文仍然健在,還被很多的網絡寫手拿來多次創作。
眾多中國汽車制造商對其放縱的做法,導致對中國汽車質量的挑剔越來越多。已售和在售的眾多車型,車身生銹太快;部分暢銷車型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助力轉向器故障頻發;有知名品牌車型的攝像頭很容易時斷時續;主流品牌的售后備件嚴重不足,懸掛彈簧的訂購時間長達2.5個月。
這讓很多消費者開始想念歐洲、日本等跨國汽車制造商。在好事機構的調研中,俄羅斯消費者最期待重回當地市場的首選品牌,直接超出了中國汽車市場專家的認知:
起亞排名第一。
2025年4月。FIT Service維修連鎖與行業分析公司Gruzdev-Analyze聯手,對俄羅斯的車輛可靠性進行排名。這項研究基于2022年至2025年間,在FIT Service連鎖汽車服務中心記錄的超過300萬輛次進廠數據。重點研究車輛在3年至23年的車輛故障率。
在貌似嚴格的限定下,以車系衡量,德系車的可靠性排名榜首,故障率為49.4%。之后是日系、韓系、美系,中國品牌居然排名第五,故障率為53.4%,與俄羅斯本土品牌相近。
以品牌可靠性衡量,俄羅斯乘用車市場在調研時間段內,至少有120個品牌。結果,排名第一的居然是斯柯達品牌,故障率為47.5%。在TOP10的品牌中,沒有一家中國品牌。這與中國品牌占據俄羅斯乘用車超過55%份額的身份,嚴重不符。
以車型維度衡量,排名第一的是奔馳G級,故障率為44.1%。在TOP100的車型中,沒有一輛中國品牌的車型入榜。最可靠的中國品牌車型,排位竟然位居第135位。更有意思的是,俄羅斯拉達2112的故障率為50.8%,排到了奇瑞瑞虎FL前面。
3個多月過去了,中國品牌車型的可靠性沒有進入到前100名,依然是社交媒體話題的重要內容。要是俄羅斯也有熱搜,這個話題會霸榜至今。
中國汽車制造商在俄羅斯被如此對待,各大廠家的法務部一點動靜也沒有,就像最不祥的事發生了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