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麗珠集團(000513.SZ)發布公告稱,其境外全資附屬公司LIAN SGP擬收購越南上市公司 Imexpharm Corporation(簡稱 “IMP”)64.81% 股份,擬支付的股權購買價格約為5.73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5.87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歸屬于公司股東凈資產的11.45%。
IMP于2006年在越南胡志明市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已實現盈利的企業。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IMP分別錄得凈利潤8883.02萬元、2061.44萬元。本次交易完成后,IMP將納入麗珠集團合并報表范圍。這會在一定范圍內增厚麗珠集團的業績。
圖源自公司公告
IMP主要從事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抗生素、心腦血管藥物等,擁有符合國際標準的先進生產設備、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以及成熟的研發和生產團隊。麗珠集團稱,收購標的公司業務與其現有產品有較高協同性。但對于這起資產買入,麗珠集團更核心的目標是拓展海外市場,畢竟公司正處于收入連年下滑的窘境,現有市場難再釋放新增長空間。
不缺錢,但缺增長
本次并購,麗珠集團將買入SK、Sunrise及KBA共同持有的IMP公司9983.999萬股不含任何擔保權益的股份,占交割前標的公司股份總數的64.81%。其中,公司將向SK支付約11.67億元,向Sunrise支付約2.39億元,向KBA支付約1.80億元。
麗珠集團表示,交易對手與公司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存在關聯關系。對于本次并購資金來源,財大氣粗的麗珠集團將以自有資金支付。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賬上的貨幣資金多達108.21億元。
雖然資金儲備豐盈,但麗珠集團仍在縮減支出度日。
2023年,麗珠集團營收124.30億元,同比下滑1.58%,為18年來首次下滑,至今,公司都未重回增長。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麗珠集團營收分別同比下降4.97%、1.92%。
收入下滑之際,麗珠集團的利潤保持了增長,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32%、5.50%和4.75%,這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控費政策。同期,公司三大費用支出均為下滑態勢,費用率也連年走低,尤其在2024年,麗珠集團大幅削減了研發投入,當期研發費用同比大降22.58%至10.33億元。
作者制圖(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麗珠集團不缺錢,但缺增長,而通過控費保證利潤正向拉升,不是長久之計,做大營收才是正解。
向內調整收效微,向外找增量
麗珠集團業務結構多元,擁有六大板塊,分別為化學制劑產品、原料藥及中間體產品、中藥制劑產品、生物制品、診斷試劑及設備、其他。其中,化學制劑產品既是營收壓艙石,也是近年來公司的漲不動的主要拖累。
2023年、2024年,公司的化學制劑產品分別同比下降6.13%、6.87%,占總收入比重各為52.86%、51.80%。
麗珠集團或許早有洞察,也嘗試了多重押注,共擔增長重任。公司曾一度加碼第二大業務板塊原料藥及中間體業務。2022年,該業務板塊收入增長7.89%至31.38億元,但對執著于追求利潤增長的麗珠集團來說,這是一把雙刃劍,這一低毛利業務的增長會削弱集團整體毛利率水平。當年,公司銷售毛利率降至64.68%。
可以看到,原料藥及中間體近兩年同樣增長乏力,2023年、2024年,該業務板塊分別創收32.53億元、32.55億元,但是在2024年,原料藥及中間體業務收入雖然原地踏步,對應的公司整體毛利率得到“修復”,同比提升了1.37個百分點至65.45%。
除此之外,麗珠集團也在極力發展中藥制劑產品、生物制品、診斷試劑及設備產品等業務,結果也不樂觀,2024年,上述業務增速各為-19.27%、102.42%、9.02%,各板塊收入比重分別為11.93%、1.45%、6.08%。
需要說明的是,生物制品雖然漲幅驚人,但收入占比最小,難影響大局。但麗珠集團也在持續押注,今年3月,公司宣布,以自有資金10億元向控股子公司麗珠生物增資。
麗珠生物是抗體藥物、重組蛋白藥物及疫苗領域的研發平臺,而且,麗珠集團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也由麗珠生物負責研發,該藥物的減重適應癥預計在2025年完成III期臨床并申報上市,這或許代表著麗珠集團的未來,但也是一個擁擠的賽道。
聚焦解決眼下的增長問題,既然本土市場競爭激烈、集采降價等影響不可避免,把產品賣到更多的市場就是正解,不缺錢的麗珠集團選擇通過并購實現。
再看收購標的,根據藥智網,IMP在越南的抗生素市占率第一,心腦血管藥物市占率第五,覆蓋了全國80%以上的醫療機構。麗珠集團發揮“鈔能力”拿下當地一個細分市場的巨頭,也相當于直接晉級賽道頭部。此外,IMP是越南首家通過歐盟GMP(良好生產規范)認證的本土藥企,也就是說這家企業可以為麗珠集團通往歐盟打開“方便之門”。
但跨境收購承擔的風險也更大,麗珠集團在公告中指出,由于收購的標的公司股權位于境外,在地域文化、管理方式上與本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本次交易完成后,若不能有效進行企業文化理解和資源優勢互補整合,可能會給公司經營管理和業務整合協同帶來一定的風險。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 作者丨楊亞茹 編輯丨曹晟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