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烽火,不只在流血犧牲的戰場。從《淮海報》留下的報道記載可以看出,1942年春夏之交,緊密團結反“清鄉”,萬眾一心保夏收,成為彼時奪取抗戰最終勝利必須打贏的先期“保衛戰”。
1942年5月1日出版的《淮海報》轉載解放日報社論《迎接困難加強團結》,社論指出:“中國抗戰正是處于黎明前的黑暗的時候……抗戰五年來空前未有的困難,已經臨到我們面前了。”
這篇社論在字里行間鮮明地闡述了當時抗戰形勢的嚴峻程度。社論說,“敵人對各抗日根據地殘酷的三光政策,他妄想把人都殺完,房都燒光,生產全部毀壞,使我抗戰軍民同歸于盡。”對此,社論呼吁,“需要我們的團結,更提高一步,我們的戰斗力,更加強一步。”
1942年5月7日《淮海報》第1版
6天后的5月7日,《淮海報》在頭版頭條刊發了《粉碎敵偽“清鄉運動”》的文章,對當時的敵我形勢進行了全面分析,同時為淮海抗日根據地下一步的斗爭指明了方向。文章指出,“最近偽‘蘇淮特別區行政公署’,在日寇與南京汪逆之指使下,近在進行所謂‘清鄉運動’,并于上月二十日組成偽‘蘇淮特別區清鄉委員會’……”通讀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獲取的信息是,這一時期的敵偽開始發動“清鄉運動”,掠奪人民糧食,“以圖解決其糧食之極度恐慌”。而為了粉碎敵人的詭計,首先要動員與組織根據地廣大民眾,使所有人都作積極的準備。其次,要積極加強人民的武裝,以便打擊敵偽的軍事力量。文章在最后一部分還提出了“武裝保衛夏收”的口號。
查閱史料過程中,我們發現,淮安市檔案館收存的1942年5月、6月出版的《淮海報》,目前僅有10期,其中還有數期版面不全。但從這些幸存的文字報道中可以看出,1942年春夏之交,淮海區軍民齊心協力,圍繞反“掃蕩”、保衛夏收勝利展開了廣泛而堅定的斗爭。
就在敵寇“蘇淮特區”計劃開始“清鄉運動”之際,敵我雙方就發生了一場交鋒。1942年5月7日出版的《淮海報》第1版刊登了題為《粉碎敵寇“清鄉掃蕩”妄圖 我破擊漣新公路 時碼偽匪出動阻撓被我擊潰》的報道。報道稱,淮海敵偽為配合整個“清鄉運動”,同時鞏固其鹽河的運輸線及以漣水至新安鎮的公路為依托向我中心“掃蕩”,于1942年4月15日令時碼偽軍四出強拉民夫,修筑此公路由柴市至淺集一段。我漣水自衛團基干隊及三區區署遂亦發動民夫破路,與之對抗。時碼偽軍橫加阻撓,解散民夫,“我X部因此出動武裝破路。”出動后,X部向淺集以東挺進,時碼偽軍感受到威脅,偽匪頭子王培琨竟下令以機槍向我部隊掃射,雙方展開戰斗,“戰況甚烈,激戰一小時后,將匪擊潰,聞王之弟已受重傷,其余俘匪一名,繳槍一支,斃傷匪二名”。
一個月后,1942年6月7日出版的《淮海報》帶來了多條振奮人心的消息。當日頭版的新聞報道《沂大配合地方武裝 克復盧圩吳河灘》說,敵寇財政經濟已至山窮水盡,所以加緊對我根據地邊區的掠奪。5月23日晚,宿遷城內之敵配合王斗山等匪部約五百余眾(其中敵軍六十余人),“附炮二門,重機槍三挺,輕機槍七挺,手炮三個,于拂曉前進犯二區大興集,該鎮商戶之貨物、錢財、農具悉被搶劫一空”。我沂河大隊聞訊趕到時,敵已退軍,至大公鄉薛墩、臨溝等處肆虐,“計被搶者二千余人,被燒者百余家,牛驢牲口被搶去者在三百頭以上,農具也悉奪去”。事后,敵人又在大興集西六七里的盧圩、吳河灘強征民工,趕筑土圩鐵絲網等工事,還“毀民田為打麥場”。5月31日,我沂河大隊配合地方自衛隊,趁敵站腳未穩,于拂曉前圍攻該處。戰斗持續約兩小時之久,“敵傷亡三十余人不支四面逃竄,敵建立方一周之據點即為我攻克,地方民眾聞訊后莫不喜形于色。”
同日同版的《淮海報》還刊載了《宿遷敵“掃蕩”邵店陰謀被我粉碎》《泗沭獨立營擊潰偽田賦強征隊》等報道,為淮海地區軍民帶來了多項喜人的戰果。
從《淮海報》的行文報道上看,進入1942年6月,敵我之間圍繞糧食的斗爭日趨激烈。根據1942年6月16日出版的《淮海報》報道,偽“蘇淮特區”指令沭城偽縣府,“要糧五十萬石,以備軍用,擬在我根據地搶掠與收買”。為保衛夏收、粉碎敵偽搶糧暴行,淮海區軍民齊心協力,互相配合,一方面武裝克敵,一方面加緊收割。
“快收 快曬 快打 快藏”,1942年6月10日出版的第165期《淮海報》刊發的報道《粉碎敵人搶糧陰謀 各機關代收隊活躍》稱,“越割越起勁不管雙手起泡 都踴躍爭先 女隊員打沖鋒”。6月13日出版的《淮海報》報道,《沭五區兒童團總團成立 積極配合保衛夏收》。6月16日,《淮海報》又刊發了相關題材的報道《爭取夏收勝利 老百姓站崗放哨 軍民合作收割忙》。
《淮海報》“爭取夏收的勝利”系列版畫
抗戰前線也傳來捷報。特別是1942年6月28日出版的《淮海報》在頭版重要位置,以集納式報道的方式,通報了“沭海軍民協力保衛夏收”“東海‘邊大’粉碎敵連續‘掃蕩’”“民眾已怒吼 張登仁聚眾殺敵”等戰斗戰況,并在應有的報道標題基礎上,額外增加了一行醒目的述評式標題《暴風雨交作肉搏戰正劇》。
《退租借糧 提高了農民抗日情緒》《一人慷慨活命數百 王益壽借糧三十石》《各階層團結 擁護政府退租法令》《徹底實行減租減息改善民生 行政公署公布條例 號召公務人員奉公守法 為實行減租減息的模范》……結合《淮海報》的這些報道和其他相關史料,我們還獲知,這段時期,淮海抗日根據地通過普遍、徹底地實行減租減息,增加工資,改善雇工待遇,在“提高群眾的抗日情緒”、打造堅固的抗日基礎、粉碎敵人的“掃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聯合策劃:淮安市檔案館 淮安日報社
報道團隊:何 弦 杜勇清
周登超 吳修文 王 偉
海報設計:李海嬌
融媒編輯:管 艷
責任編輯:白留偉
(文中資料圖片由淮安市檔案館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