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濕地之都水韻泗洪
編校 | 劉婉兒 審核 | 陳寧 馬響響
里的泗洪
詩詞
泗洪小城,歷史悠久,這里有著歷史與自然交織的畫卷,有著文人墨客筆下流淌的浪漫。從古至今,泗洪的大湖風情,不知激發了多少文人的靈感,留下了一首首動人的詩詞。
在這里,洪澤湖的波光粼粼,映照著歲月的悠長;古汴河的潺潺流水,訴說著歷史的滄桑。今天,就讓我們在詩詞的引領下,去探尋被歲月珍藏的泗洪。
長 相 思
唐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僧 伽 歌
唐 李白
真僧法號號僧伽,
有時與我論三車。
問言誦咒幾千遍,
口道恒河沙復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
為法頭陀來此國。
戒得長天秋月明,
心如世上青蓮色。
晚入汴水
唐 崔顥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客愁能幾日,鄉路漸無多。
晴景搖津樹,春風起棹歌。
長淮亦已盡,寧復畏潮波。
夜到泗州酬崔使君
唐 陸暢
徐城洪盡到淮頭,
月里山河見泗州。
聞道泗濱清廟磬,
雅聲今在謝家樓。
泗州東城晚望
北宋 秦觀
渺渺孤城白水環,
舳艫人語夕霏間。
林梢一抹青如畫,
應是淮流轉處山。
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
(其一)
宋 蘇軾
過淮山漸好,松檜亦蒼然。
靄靄藏孤寺。冷冷出細泉。
故人真吏隱,小檻帶巖偏。
卻望臨淮市,東風語笑傳。
擬稿:李樂溦
審核:李忠博
審簽:張 利
本文由【濕地之都 水韻泗洪】原創或編輯整理。相關轉載內容只為公益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或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如遇到: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審核、更正或刪除,謝謝。
濕地之都 水韻泗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