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近日,蔡丹君新作《百問紅樓:人物眾生相》《百問紅樓:情節名場面》在京首發面世,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這兩本書,是從廣大讀者、網友的好奇提問中總結出來的,集中回答了蔡丹君講授《紅樓夢》過程中,讀者提問最多的近200個關于人物和情節方面的問題,幫助讀者充分理解《紅樓夢》人物的復雜關系、行為邏輯和性格特質,讀懂曹雪芹在《紅樓夢》情節中埋下的伏筆和隱喻。
在四大名著中,始終為億萬讀者津津樂道、令大家“意難平”的作品,一定是《紅樓夢》了。在眾多解讀《紅樓夢》的博主中,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蔡丹君老師是很特別的一位。從大學念中文系開始算起,蔡丹君已經浸淫文學世界二十六年了。獨特的解讀視角,扎實的文學專業功底,多年在高校的一線教學經驗,不疾不徐、娓娓道來的親切講解風格,讓她迅速在B站、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暴風式吸粉。
從解讀《紅樓夢》的關鍵情節、重要人物,到深扒榮國府的經濟賬、逢年過節的美味佳肴……蔡丹君講解《紅樓夢》,不夸張、不戲說,給出扎實專業、正本清源的細致解答。
在《百問紅樓》系列新書首發式上,蔡丹君表示,她立志做“實用”的古典文學知識普及工作。
何為“實用”?蔡丹君認為,“實用”就是有針對性。《百問紅樓》系列新書中的所有內容,都是她在課堂教學、網絡解讀《紅樓夢》時,針對學生和讀者提問最多的問題做出的解答。“發問,是叩響《紅樓夢》大門的有效方式。先發現問題,再提出問題,進而去思考問題、尋找答案,才能與書中人物共情、真正理解作者的用意,也了解自己作為讀者的心境。”
“短視頻和紙質書不同,紙質書是更能沉淀下來、留得住的東西。”歷經兩年打磨,蔡丹君老師將她講授《紅樓夢》的心得進行梳理、整合,進行了更加深入、系統的思考,補充了大量扎實的論證和文獻材料,撰寫成《百問紅樓》系列。
在新書首發式上,她介紹了《百問紅樓》系列的成書過程:“我一直反對直接把視頻變成書,視頻中講的是松散的口語,一部書要寫出來的話,一定要字斟句酌——這兩本書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收錄了很多視頻中來不及講深、講細的新內容。”
蔡丹君認為,看似“神秘”“高冷”的《紅樓夢》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是一部“當代生活指南”。她的解讀從文本出發,延展到古典文學的過去和當下。“我解讀《紅樓夢》,是從前面的朝代往后讀的,回溯到我們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去做梳理。也希望把當代的問題帶回到《紅樓夢》里去印證,讓它能成為一個‘人間指南’。”
(出版社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