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浪漫與哲思,一直都在文字里,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共鳴。
有些小眾詩詞,就像藏在時光深處的珍珠,雖然小眾,卻美得讓人移不開眼。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畫地。
文同《新晴山月》
釋義:高大的松樹間,透過稀疏的月光,灑在地上的影子就像一幅天然的畫。
文同是畫家,就連筆下的詩也帶有構圖感:雨后初晴的夜晚,高松、疏月、落影,黑白分明,簡潔又有意境。
讀這句詩,仿佛看到了一幅水墨畫,連風都變得安靜,生怕吹亂了地上的 “畫”。
月邊漁,雨邊鋤。花底風來,吹亂讀殘書。
段成己《江城子?階前流水玉鳴渠》
釋義:月光下打魚,細雨中鋤地,坐在花下讀書,忽然一陣風來,把書頁吹得亂翻。
這簡直是理想中的田園生活!釣魚、鋤地、讀書,還能賞花、聽雨、看月,平凡卻美好,讓人向往。
落花閑。雨斑斑。不言不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
周邦彥《訴衷情》
釋義:花瓣靜靜飄落,雨點噼里啪啦。不說不笑間,滿眼春愁都堆在眉梢。
暮春落花、細雨春殘,本就容易讓人傷感,這愁雖無明說,但“都在眉間” 四個字,比千言萬語更傷人。
讀這句詩時,腦海中讓人是浮現出林黛玉葬花時的模樣。
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枝雪。
范成大《霜天曉角?梅》
釋義:淡淡的天空下,幾枝梅花稀疏地開著,含情脈脈;云朵飄來飄去,幾枝白梅像雪掛在枝頭。
梅花不僅只有 “凌寒獨自開” 的孤勇,也有 “脈脈花疏” 的溫柔。
不寫梅枝虬曲,而用天淡、云輕、樹枝來勾勒梅花的溫柔,讀來讓人瞬間感受到梅花的清雅。
【5】
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張先《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
釋義:我叮囑春天,別仔細看那些綠楊枝條,每一條都充滿了離別的愁怨。
每根柳枝都是離人怨,把抽象愁緒具象成可見的柳條,柳條本無情,春天本無辜,奈何離人淚眼濾鏡太厚。
【6】
蜂兒不解知人苦,燕兒不解說人愁。
舊情懷,消不盡,幾時休。
程垓《最高樓》
釋義:蜜蜂不懂人的苦,燕子不知人的愁,舊日的情懷怎么也消不掉,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停止呢?
把愁緒說給蜂兒、燕兒聽,可它們都不懂。這種 “對牛彈琴” 的無奈,讓我們知道:有些苦,只能自己懂。
【7】
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
陳與義《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釋義:游子的光陰都藏在詩卷里;杏花的開放與凋零的消息,混著雨聲傳來。
杏花消息藏在雨聲里,漂泊的日子在詩卷里發芽,視覺、聽覺、觸覺盡是鄉愁。
【8】
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劉禹錫《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
釋義:在華麗的云幕下,年輕的歌女們奏樂唱歌;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紛紛揚揚的雪花中。
一邊是熱鬧的笙歌,一邊是寂靜的雪世界,這種 “熱鬧與孤獨” 的對比,像極了人生的聚散 —— 筵席總會散,雪花終會停,但此刻的相遇,卻永遠值得銘記。
【9】
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李白《送韓侍御之廣德》
釋義:暫且到東山去賒來一片月色,整夜酣歌,送別你這位像陶淵明一樣的隱士。
詩仙不虧是詩仙,他的浪漫無人能及,連 “賒月色” 這種話都能說出來。月色本無價,卻偏要 “賒”,足見他的豪爽以及奇幻想象力。
【10】
一池秋水疏星動,寒影橫斜。
舒亶《丑奴兒?次師能韻》
釋義:一池秋水倒映著稀疏的星光,寒梅枝影斜斜映在水面。
秋水如鏡,疏星幾點,寒梅倒影斜斜。不寫風,卻讓星影在水面打顫;不寫冷,卻讓“寒”字凍住整幅畫面。
如果你也被某句詩打動,不妨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感受。
敬請關注長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