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裸辭后的第 47 天,35 歲的人生旅程已然過半。
我在 HR 領域摸爬滾打了 10 年,其中有 5 年是在大廠做 BP 的寶貴經歷。前幾日,看到一位 HR 同行朋友在網上感慨:這兩年啊,HR 的核心工作仿佛就是先把同事一個一個優化掉,最后連自己也沒能逃脫被優化的命運。
當下的社會新聞、自媒體消息都在給我們傳遞一個信號:就業行情太差勁了,辭職這事兒可不能輕易去想。
35歲,已然步入中年。于這個階段而言,離職所帶來的沖擊,竟比離婚還要令人膽寒。我在異地工作,苦苦等了一年,也沒等來所謂的 “大禮包”,最后還是毅然決然地裸辭了。
我離職的原因有不少,但不像其他網友那般充滿戲劇性,什么 996、體檢報告不正常、重度抑郁、工作途中暈倒之類的。只是近兩年,我的工作內容變得越來越單一、重復,我的專業技能也在不斷弱化,在現有的崗位上,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我都沒法再有成長了。而且我被調到異地工作,父母年紀大了需要我照顧,這異地的工作也讓我的婚姻關系變得搖搖欲墜。
所以,我必須做出選擇。哪怕我的存款還不到 30 萬,我已婚未育面臨生育壓力,但到了 35 歲就慢慢懂得,生活里根本沒有一勞永逸的選擇,每條路都布滿荊棘。
可我怎么也沒想到,我有著五年大廠的工作經驗,在全國同等崗位的同事里工作表現也算突出,在就業市場上卻毫無競爭力。這一年雖說沒有海投簡歷,但投出去的簡歷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對方 HR 直接標記為 “不合適”,零零散散就參加了 4 次面試,結果初試都沒過。
我不禁對自己產生懷疑,在大廠工作五年的經歷,難道非但未給履歷加分,反倒成了減分項?
裸辭后的這一個多月,我不像大多數裸辭的網友那樣,有一段解脫的時光,能去旅游、購物、睡懶覺、和朋友聚會。
我很艷羨他們,然而我自幼所接受的教育便是:人需不斷學習、進取,一旦裹足不前,便會被時代所摒棄。所以剛離職沒幾天我就開始焦慮,每天都列待辦事項,瘋狂看新聞資訊,了解各個行業的情況。
在當下的經濟態勢之中,35歲以上的群體或許不易迅速覓得滿意的工作。一旦遭到企業辭退,便極有可能長期處于經濟來源匱乏的境地。往昔始終埋頭于打工事務,僅僅掌握了某一行業的單一技能。
于是,我結合自己過去的經驗,鎖定了一些可能適合自己的副業,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要一個個去嘗試。就像我已經辭職一年的閨蜜說的:離職了,天不會塌下來,也不會餓死。我也希望自己能慢慢學會給精神放個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