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掙錢比以前更難的時候,人們變會變得務實很多,不該花的或者是可花可不花的也就不愿意再掏錢了,一個古箏老師就是這樣,因為學的人越來越少了,行情也越來越不好,準備考慮轉行了。
做為一個古箏老師我也開始慢慢轉行了,沒有辦法,現在行情不好文化課太卷了,家長有錢都去補文化課了,沒有多少多余錢跟精力再去學古箏了,作為一個古箏老師我都認為學了沒有用,考試又不加分。
再說這些孩子只學又不練琴又不專研,你教啥她們就學啥,讓回家練琴那是不可能的,讓把要學的曲子回家聽聽從來不聽。就是為了考級而學,現在考級也沒有用了。這個學琴也就紅了十幾年,那時候有錢的想高雅的學鋼琴,其他的就學古箏,吉他,竹笛等。
疫情3年不知道怎么了大家都開始特別卷文化課了,開始學琴的時候也是一個看一個跟趕熱鬧一樣,現在不學了也是一個看一個的。
這位老師說的很實在,也是現實,鋼琴古箏興起的那幾年,大家伙兒跟風似的你學我也學,樂器這種在那些家長們眼中就是高雅的存在,家里不缺錢那就讓孩子學著唄。
現在錢不好賺了,而且學樂器這種時間長,投入多,要一級一級的考,關鍵還不給加分,而且因為要練琴,很多孩子堅持不了,多數是因為家長的“威逼利誘”才勉強堅持的,但是一旦考級完成就可能再也不摸琴了,這是普遍現象。
所以家長們反思學琴是為了什么?這一學就是好多年是為了什么?因為練琴考級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值得嗎?也因此更多的家長把精力和金錢投進了更實在的文化課補課中了。
現在一個個嬌生慣養的很,不能說,聲音大點都認為在罵她,家長護犢子又特別厲害,下課了就跟保姆一樣趕緊給孩子捏手捏腳的,說孩子坐了一小時累了,各種安慰。
我看了真的特別無語,至于這樣嗎,一邊慣的要命,一邊又塞各種補習班恨不得從早補到晚,回家作業做不好,考試考不好又一頓打罵,感覺現在有的家長就跟變態一樣,上秒抱著親,下秒就死打。
還有種家長就是直接躺平,補課照補,補不出成績也無所謂,反正別人都補,自己家不補不行,不能落人后,至于成績無所謂。現在那些孩子都有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身上被打的青一塊紫一塊的不影響撒嬌,從早到晚的補習課已經上麻木的。
關于文化課補課家長們的反應也是很真實,確實家長們一邊心疼孩子負擔重,另一邊又會因為孩子成績不好或者是補課了成績也沒起色而焦慮憤怒,那樣子看起來像精神分裂。
從這個也能看出當下家長們的焦慮與不安,但其實不管學習什么,心態要擺正,不要盲從,對于學琴,就像有人說的培養起的音樂素養是跟隨一輩子的,從來不后悔學琴只要好好學,就沒有白學的。
換個角度看,學琴的人少了,培訓老師們是不是也會有更多的時間陪自己的孩子呢?一位鋼琴老師就是這樣說的“我是鋼琴老師,你說的我深有同感。現在課少了,終于有時間管管自己的孩子了,挺好。”
古箏也好,鋼琴也罷,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興趣,如果學到中途才發現自己不喜歡那也沒關系,不學就不學了吧,沒什么可惜的,作為普通家庭,樂器會些就可以了,偶爾閑時彈一下怡情也是很不錯的。
對于這個行業日漸變得慘淡,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