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3日晚,2025年多哈世乒賽女單1/4決賽上演驚心動魄的一幕,中國選手孫穎莎在首局失利的情況下,憑借教練邱貽可的關鍵時刻舉動以及戰術調整,隨后連扳四局、以4比1逆轉日本選手大藤沙月,強勢晉級半決賽,五局比分分別為9-11、11-8、11-4、13-11、11-5,這場勝利不僅展現了孫穎莎的韌性與技術實力,更凸顯了教練邱貽可在她職業生涯中的不可替代性
比賽開局,大藤沙月憑借快速的銜接和強勢進攻搶占先機,孫穎莎雖奮力追趕,但仍以9-11憾失首局,此時,場邊的邱貽可敏銳察覺弟子狀態尚未完全調動,突然站起來并朝著孫穎莎高喊:“加油加油!不要懷疑自己!”這一聲吶喊通過央視直播傳遞至觀眾耳中,解說員盛贊“邱哥給莎莎也是進行了這種鼓勵啊,加油莎莎!”,這句吶喊猶如父輩般的鼓勵為莎莎注入強心劑,果不其然,孫穎莎賽后透露,邱貽可反復強調“對手打出任何球都正常”,幫助她穩住心態,重新聚焦戰術執行
從第二局開始,孫穎莎迅速調整戰術,通過加強臺內控制與落點變化扭轉局勢,她以11-8、11-4連扳兩局,第四局更在關鍵分階段頂住壓力,以13-11險勝,決勝局中,孫穎莎徹底釋放,以11-5鎖定勝局,賽后,她坦言:“邱導的提醒讓我始終相信自己的節奏,無論對手如何沖擊,我都做好了應對準備。”
邱貽可與孫穎莎的師徒情誼始于2022年,彼時,孫穎莎因主管教練黃海城離隊陷入短暫迷茫,而邱貽可以其獨特的執教風格成為她的新領路人,這位曾因“叛逆”聞名的前國手,將自己跌宕起伏的職業生涯轉化為執教智慧,用幽默與包容取代說教,逐漸與孫穎莎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兩人合作三年間,孫穎莎的技術體系全面升級:保留標志性“暴力正手”的同時,反手變線能力與戰術靈活性顯著提升,從“單板殺手”蛻變為“戰術大師”,心理層面,邱貽可更是孫穎莎的“定海神針”,巴黎奧運備戰期間,孫穎莎因壓力失眠,邱貽可以自嘲化解焦慮:“你慌?我當年被罰掃操場都沒哭!”澳門冠軍賽失利后,他陪她在公園長椅復盤,用冰淇淋“賄賂”弟子:“失敗是成長的階梯”
球迷將邱貽可與孫穎莎的關系比作“父女”,源于無數溫情細節,訓練場上,孫穎莎常拽著邱貽可的袖子撒嬌討教戰術;賽場外,邱貽可化身“行走的行李車”,默默替她拉行李箱,被調侃“像接閨女放學的父親”,即便在高壓比賽中,邱貽可的“松弛感”也成為孫穎莎的鎧甲,這種情感紐帶源于雙向奔赴的信任,邱貽可年輕時因違紀屢遭禁賽,深知運動員心理的脆弱,因此對孫穎莎傾注了近乎“護犢”的關懷,2024年女單決賽憾負陳夢后,他全程陪弟子散步散心,用自身經歷開導她走出低谷,孫穎莎亦坦言:“他不僅是教練,更像家人,讓我在賽場內外都感到安心。”
邱貽可對孫穎莎的意義,遠不止于技戰術指導,他以其獨特的人生閱歷,為弟子構建了強大的心理防線,年輕時因叛逆付出的代價,讓他更懂得如何引導孫穎莎規避彎路;從“刺頭少年”到“金牌教頭”的蛻變,則賦予他亦師亦父的共情力;在競爭殘酷的國乒體系中,邱貽可的“松弛教育法”尤為珍貴,他拒絕機械化的高壓訓練,轉而以玩笑、鼓勵和陪伴激發孫穎莎的潛能,這種模式不僅幫助她斬獲巴黎奧運混雙金牌、德班世乒賽女單冠軍等12項國際賽事榮譽,更塑造了她從容自信的賽場氣質
孫穎莎與邱貽可的故事,是體育競技中少見的溫情敘事,他們用信任打破傳統師徒的權威壁壘,以親情彌合勝負的殘酷裂痕,當邱貽可在場邊為弟子鼓掌時,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位教練的欣慰,更是一位“父親”對“女兒”成長的驕傲,正如網友所言:“他們的情誼超越了金牌,成為體育精神最動人的注腳。”未來,這對師徒還將直面洛杉磯奧運周期的挑戰,但無論征途如何艱險,邱貽可的陪伴始終是孫穎莎最堅實的后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