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的平壤站
火車??壳暗淖詈笠恍r,我在走廊遇見了擦玻璃的朝鮮乘務員。二十歲出頭的姑娘跪在過道上,用舊報紙蘸著溫水,一寸寸磨凈窗上的霜花。晨光刺破黑暗時,她忽然指著窗外輕呼:“快看!”——地平線上,上百名系紅領巾的學生正列隊奔跑,書包在身后顛成跳動的云霞。
“他們在晨練。”姑娘的中文帶著東北腔,“我弟弟也在里面。”她掏出一張塑封的照片:冰天雪地里,少年們正用雪塊堆出千里馬雕塑。這張照片成了我對平壤的第一印象:冷冽,卻蒸騰著熱氣。
導游的百寶箱
金導的深藍色制服總飄著淡淡的樟腦香,左胸別著兩枚徽章:一枚金日成花,一枚中朝國旗交織的紀念章。她的布包是個魔法口袋:掏得出牡丹峰公園的松果標本,摸得到妙香山泉水凍成的冰袋,甚至在我們抱怨陽光刺眼時,變出五把印著《賣花姑娘》劇照的油紙傘。
最讓人震撼的是參觀主體思想塔時,她從包里抽出一本翻爛的《中朝常用語對照手冊》。泛黃的扉頁上貼著我們行程表,頁腳密密麻麻記著:“江蘇客人王先生痛風忌海鮮”“哈爾濱李阿姨恐高”。北京大爺老趙眼眶發紅:“閨女,你這是把咱們裝心里頭帶著走啊。”
酒店里的“地下工作者”
羊角島酒店的地下一層藏著平壤最魔幻的場所——保齡球館。彩漆剝落的球道旁,穿白襯衫的服務生小樸能同時用中文、俄語報分。某夜我們撞見他躲在儲物間,就著應急燈讀《三國演義》,書頁間夾著工整的漢字筆記:“趙子龍=朝鮮的李舜臣將軍?”
混熟后他透露秘密:“酒店每月舉辦員工漢語擂臺賽?!彼统霭櫚桶偷莫劆?,2019年造句比賽冠軍作品赫然寫著:“如果大同江流向北京,我會托它捎朵金達萊。”次日退房時,我們發現每件行李上都系著紙折的木蘭花——后來才知小樸帶著服務生們折了整夜。
菜市場的數學課
行程最后一天,金導破例帶我們走進蒼光街民生市場。水泥臺面上碼著水靈靈的卷心菜,戴頭巾的阿嬤用木秤稱蘋果時,會順手教小孫子背乘法口訣。沈陽寶媽湊近看墻上的價目表,突然驚呼:“這數字寫得比我家娃作業本還工整!”
賣明太魚干的姑娘靦腆地展示記賬本:中文“謝謝”旁邊畫著笑臉,俄文“你好”下記著發音諧音“茲得拉斯特維杰”。我們買空了她的貨攤,她卻追出半條街,硬往每人包里塞了把炒松子?!吧蟼€月有中國游客教我女兒解方程。”她比劃著直角三角形的手勢,睫毛上沾著魚鱗的晶光。
平壤西浦站的月光
臨別前夜,我溜出酒店散步。路過西浦貨運站時,瞥見月光下十幾個工人正用草繩捆扎巨型木箱。走近才看清箱體印著“援滬醫療物資”漢字,穿工裝褲的大叔抹著汗笑:“連夜打包,明天發丹東?!?/p>
他們邀我喝自釀的米酒,鋁飯盒里傳出悠長的《阿里郎》。領頭的老崔用樹枝在地上畫中朝地圖:“瞧,咱們是背靠背的兄弟?!绷璩康钠崖暲?,我忽然讀懂酒店床頭那本《血?!缝轫摰馁浹裕骸爱敾鹁嫦鐣r,露水依然記得光的方向?!?/p>
【后記】
回程列車上,我翻開金導送的《朝鮮諺語集》,書簽竟是張過期的羊角島房卡。某頁被折角處這樣寫著:“共飲一江水的人,終會在彩虹盡頭重逢。”窗外,大同江正把平壤的燈火揉碎成金箔,我突然想起市場里那個記賬的姑娘——她或許永遠不知道,自己認真寫下的一串數字,怎樣擊穿了一個異國旅人的傲慢與偏見。
此刻丹東的霓虹已在天際浮現,我卻把額頭貼在車窗上,貪婪凝視著最后幾公里朝鮮的夜色。遠處農舍的燈火明明滅滅,像極了母親等待游子時,手中那盞不肯熄滅的煤油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