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多地農村有一種有趣的風俗,當新郎新娘舉行婚禮后,為了表示酬謝,要送豬頭給媒人。那么,為什么要送豬頭,其中有什么含義呢?
農村有句俗語說,“好籃不裝灰,好人不做媒”,這讓現在很多的人容易誤解,認為媒人做不得。實際上,這句話中的“媒”,是指舊時職業媒人,也就是以做媒人作為謀生的人,多為女性,叫“媒婆”或“大妗姐”,也有少數男性,稱之為“月老”。
民間還有一句諺語說“無媒不成媒”,這句話中的“媒”,包括所有的媒人,既有職業的媒人,也有業余的媒人。
過去并不是所有的媒人都讓人嫌棄,很多媒人,尤其是余業媒人,或者無意間成為媒人的人,因為促成了青年男女的婚姻,被視為“牽線人”或“搭橋人”,是一種行善積德的事,受人尊重的。
媒人不僅僅是舊時社會的產物,到現代農村的婚姻締結中,一部分依然需要媒人從中起作用?,F在的職業媒人一般是各種合法的婚姻介紹機構,這里就不多說了。業余的媒人,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人,說不定哪一天,碰巧你也會當一回媒人。
我們單位去年招進了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都未婚,也沒有男朋友。男的有點靦腆,女的有點矜持。平時單位搞活動,兩人好像刻意回避在一起,但是,兩人觀看對方的目光不太一樣。
單位有一位老工作人員老李善于察言觀色,又有豐富的閱人經驗,覺得兩人相配,又似乎有感覺。于是,老李找了一個機會,當著兩人的面把這層窗戶紙捅破了。兩人很快就成為一對戀人。
今年國慶期間,兩人舉辦了婚禮。在婚禮前確定媒人時,老李理所當然成為他們的媒人,還說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老李本意不是做媒人,卻因為一句話,就稀里糊涂地當了一回媒人。
婚禮是在酒店舉行,家里也就沒有宰豬,小夫妻倆根據雙方父母的建議,到農貿市場買了一個大豬頭和一個尾巴,送給老李的時候,還把豬頭抹著紅色,把尾巴橫著塞入豬頭嘴巴內,顯得非常喜慶和有儀式感。
老李把豬頭貢獻給了單食堂,與大家一起共享。
現在農村也好,一些企業機關也罷,像老李這樣,稀里糊涂當媒人的,是常事,只是有一些人認這樣的媒人,有一些人沒有這種概念。
送豬頭過去農村酬謝的傳統。比如說,有一個人主動給別人介紹對象,旁邊的人就會說:“你想吃豬頭了”,這人就毫不隱晦地說:“當然想啦,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這口福。”
在農村,能撮合一樁婚姻,吃到送來的豬頭,視為是一種很有成就感的事,感到很自豪。
那么,為什么酬謝媒人要送豬頭,而不是送別的東西呢?
對于這種習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說法。在我們古楚之地,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豬頭是集體狩獵的最高獎賞
野豬是否種大型猛畜,過去農村用冷兵器和鳥銃狩獵時,除了設陷阱、下套外,圍獵野豬時,要靠村民集體的力量。
野豬平時不主動攻擊人,但是,如果被人擊傷,或受到其他傷害,它們就會主動攻擊人,而且會往死里攻擊。即便有人爬到樹上,它們也會盡力拱樹,對樹無可奈何時,會守在樹下。農村把這樣的野豬稱為瘋野豬。
在圍獵野豬時,人們最害怕的就是只將野豬擊傷,讓其逃離,這樣就可能出現野豬傷人,甚至傷人致死事件。因此,在圍獵野豬,一定要一次性解決問題,不能留下隱患,就得靠集體的力量。一般要兩人以上守卡,層層布卡埋伏。
獵到野豬后,第一個擊中野豬的人,在分野豬肉時,一人獨享野豬頭,再獎勵第二和第三個擊中的人,也是補中的人,之后進行人均分配,凡是參加的人都有一份。這就是過去農村狩獵的最高獎賞。
相傳,農村做媒成功后,用豬頭酬謝,就是依照此例,被視為是對媒人的最高禮節上的酬謝。
二、用豬頭祭祖是家庭最高禮儀
楚地鄉村,古人就說“信鬼神,喜淫祀”,實際上就是楚地民眾喜歡祭祖,率頻還比較高。
平時祭祖,包括中元、清明祭祖,大多用“刀頭”肉,也就是一塊肉的一段,只有到了除夕祭祖和兒子結婚,祭祖特別隆重,要用全豬祭祖。
所謂全豬,并不是用整頭的豬,而是用豬頭、豬尾、四蹄、豬腰了代表整頭豬,而豬頭則是重中之重。
通常來說,送給媒人的豬頭,是婚禮中用來祭祖的豬頭。一般來說,用來祭祖的供品,尤其是肉類供品,是不能拿給外人的。但是,送給媒人的豬頭則例外,可見這種禮品的珍貴程度。
其他地方還有不同的說法,這里再舉一例,比如廣西的一些地方,也同樣是給媒人送豬頭,當地的說法就帶有一定的諷刺性,人們認為豬很善良,也很馴順,豬的面皮很厚,在做媒的過程中,沒有少受男女兩方的氣,做媒人就要這種臉皮厚的人。
因此,只有媒人才配吃豬頭肉。當然,這里面也有對媒人的一種鞭策,希望媒人以后做媒,要有豬誠實品德,牽線做媒的時候,不要夸大優點,也不要遮掩缺點。
這種說法應該不是用豬頭酬謝媒人的本意,可能是民間一種戲謔性的解釋,本意沒有傳下來,這種戲謔性的解釋倒傳下來了。
在農村,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送豬頭是對媒人的唯一酬謝,之后,新郎家為了重謝媒人,也開始送其他一些禮物。
到如今的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豬頭再也不是什么貴重之物了。有一些做媒的人也嫌送豬頭,回家處理太麻煩了。再加上現在農村的婚禮很多在酒店舉辦,家里不宰豬,也就沒有豬頭。于是,很多地方就改成送其他禮品,現在一般改成了送紅包,簡單方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