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之歌】
原標題:300多名留守兒童的“好媽媽”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康勁
初夏的夜晚,甘肅省民樂縣六壩鎮的街頭,被一層柔和的靜謐籠罩著,留守兒童之家里的孩子們都已進入夢鄉。張小燕像往常一樣輕輕地推開門,借著微弱的燈光,俯身察看孩子們的臉龐,用手背試一試額頭的溫度,又悄悄為那些翻了身的孩子掖好被角,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像是母親般的呵護……
今年38歲的張小燕,是民樂縣未來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也是留守兒童心中的“好媽媽”、托管班里的“好老師”、留守老人眼里的“好女兒”。
今年5月,張小燕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張小燕曾是一名民辦教師,后來,辭職和丈夫外出打工,兩個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時間長了,她發現因缺乏父母的關愛和陪伴,留守在家的女兒變得越來越內向自卑、膽小懦弱。
“現在,還有許多留守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孤僻、成績下滑、家庭失教等問題……”留守孩子的現狀,深深地牽動著張小燕的心,經過多番思考,她說服了丈夫,毅然決定回鄉。
2016年春天,張小燕創辦的六壩鎮留守兒童之家,剛剛“開門”,就有許多同鄉找上門。在一間簡陋的教室里,張小燕對涌上來的82名留守兒童說:“從今天開始,我就是托管你們的張媽媽……”
一位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年邁的祖父母撫養。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指導,這個剛上小學的孩子總是沉默寡言。自從加入了六壩鎮留守兒童之家后,在張小燕和其他志愿者的幫助下,孩子的性格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開始積極參與各種活動,性格開朗起來。
孩子的故事在當地傳開,更多的家長找到張小燕……
2019年,張小燕拿出夫妻多年的積蓄,籌資30多萬元,在民樂縣城建起了2000余平方米的未來星兒童關愛中心,為300多名留守兒童提供心理撫慰、安全教育、親情陪伴、生活救助、助學資源鏈接等關愛服務。
為了帶動更多愛心力量加入兒童關愛工作,張小燕設立了愛心驛站,積極對接慈善公益基金會。幾年來,張小燕聯合多家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為13家村校捐建愛心圖書角,捐贈兒童書籍20000多冊,為1000多名留守兒童發放愛心禮包,捐贈衣服、鞋子等生活物資,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張媽媽”。
勞模帶娃的“好老師”
“我可以發揮好示范作用,把職工子女托管班建好、管好,幫助更多孩子快樂成長,幫助更多職工解決后顧之憂。”2022年,“張媽媽”關心呵護留守兒童的故事在當地傳開,張小燕也因此先后獲評張掖市勞動模范、甘肅省勞動模范、甘肅省最美紅十字志愿者、甘肅省家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甘肅省巾幗建功標兵。
此時,民樂縣總工會要建設職工子女假期托管班的消息,讓張小燕看到了一項嶄新的事業,“不僅可以假期托管,還可以周末托管,用更多優質的課程,為更多職工子女奉獻更完美的童年。”
說干就干,張小燕很快就建成民樂縣未來星職工子女托管中心,按照一中心多站點的模式,輻射文昌、東街、北街、西街等8個社區職工子女托管班,托管職工子女1000多人次,通過既“托”又“管”還“教”的方式,有效破解職工“帶娃難”問題。
托管班以公益性、服務性、福利性和“安全第一”為原則,主要在寒暑假、周末面向全縣有需求的職工子女(農民工子女)開放,設置作業輔導、體能鍛煉、情緒管理、閱讀指導、內務整理、安全知識教育學習等豐富多彩的課程。
為了提升辦班質量,張小燕對大學生志愿者團隊分期分批進行兒童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精心研究設置托管班課程,除針對孩子年齡、興趣愛好設置課業輔導、興趣特長培養、閱讀指導和安全教育課外,還帶領孩子們走出課堂,走向戶外,有效提升了孩子們的綜合素質。
很快,張小燕的“勞模帶娃”也成為了當地工會的一項品牌工作。
關愛老人的“張丫頭”
“大爺,早上要吃早餐啊,你一個人不方便做的話,可以來養老服務中心,2塊錢包你吃飽吃好……”
“大伯大媽,最近身體好吧,這周末中午別做飯啦,我們給你們包餃子去……”
走在六壩鎮的大街上,張小燕三五步就能遇到一兩個熟人,她熱情地和老人們打著招呼,老人們也親切地回答他們的“張丫頭”和藹的笑容。
張小燕說,“‘一老一少一困’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作為一名勞動模范,只要是人們有所需而我又能有所為的事情,我都會盡全力去做。”
從2022年開始,張小燕積極配合縣民政部門,承接建成了全縣首個鎮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民樂縣六壩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設置膳食供應、生活照料、健康醫療、休閑娛樂等6個功能區域,為轄區老人提供膳食供應、文化娛樂、醫療健康等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使養老服務中心成了老人們的溫暖、舒適、快樂的“幸福家園”。
同時,通過整合資源,對接公益項目,張小燕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還定期為孤寡、困境老人發放牛奶、雞蛋、水果、谷物、干果等營養物資,組建以低齡老人為主的夕陽紅志愿服務隊,陪老人聊天解悶,開展各類趣味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生活。
這兩年,張小燕還帶領志愿者種植公益蔬菜大棚,定期制作營養健康的美食開展入戶免費送餐服務。逢年過節,更是精心籌備慶祝活動,發動老人們參與其中,快樂過節。在她和她的公益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給老人們的“夕陽紅”里增添了許多“幸福的色彩”。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