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哥俺新書《魯迅的朋友圈:魯迅與現代英俊》近日出版上市,昨天發了本書的書訊《〉,今天再發下本書的后記。
后記
“縱有千言萬語,竟無語凝噎。”看到這些文章最終整理成書稿,感慨很多又難以說清。
首先,這些文章不僅僅是文章,其實也是我近十年的時光結晶。2016年出版拙作《凡人魯迅》之后,我便一直想寫它的續集。《凡人魯迅》描寫的是魯迅與論敵的論戰,我想繼續寫魯迅與同代知識分子的關系尤其是魯迅對之后現代知識分子的影響。
動筆之后才發現這個選題的寫作很難,不僅需要對魯迅有很深很豐富的了解,還需要對那些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有具體細致的了解,需要廣泛閱讀他們的作品及有關傳記等資料,還需要了解最新相關研究成果。
但既然決定了,再難也得迎難而上,所以從2016年開始至今,每三四個月我大量、集中閱讀一個知識分子的有關資料,然后再動筆寫作。就這樣一直寫到現在,寫了二十多個現代知識分子和魯迅的關系。因此,這本書是我十年時光的結晶,是我這十年來最用心盡力的事情。
另外,這些文章其實也不僅僅寫的是魯迅和那些現代知識分子,很大程度上其實也寫的是我自己,包括我自己的感受、精神。因為我從魯迅和那些現代知識分子身上,不僅看到了他們當年的夢想與憂傷,也看到了我自己的夢想與憂傷。他們當年的理想、信仰以及由此帶來的困惑、受傷,我自己其實也多多少少都有。
因此,這本書的寫作也是我自己尋求精神家園的過程,我從他們那找到了更明確的方向和更堅定的力量,即要像他們一樣成為具有“左翼”立場和獨立人格的知識分子。
我對文學研究實際上是“半路出家”,只是憑愛“發電”,也曾想過考文學專業的博士。但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如愿,因此我寫這本書時就發過“宏愿”,就把這本書當作我的博士論文來寫。
最后感謝丁帆、王彬彬、謝泳等老師對本書的指導,他們對本書的選題給予了認可和建議,同時也認為寫出新意和深度較難。希望這本書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也沒有辜負我自己這近十年的時光和對魯迅遺風的向往。另外,本書部分內容曾刊登于《魯迅研究月刊》《同舟共進》《名作欣賞》《檔案春秋》等雜志,特此感謝。本成果得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別與區域文化研究創新團隊開放課題的資助,也一并感謝!
當然,這本書雖然耗費了我大量心血,尤其是盡可能地參考了最新學術成果,但我深知它還存在很多不足、問題,還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教!
這本書也算是為我的“魯迅交往三部曲”劃上了句號。我的第一本有關魯迅的書《凡人魯迅》寫的主要是魯迅與論敵的關系,第二本《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與先生們的吶喊》主要寫的是魯迅與同代知識分子的關系,這本書則主要寫的是魯迅對后輩知識分子的影響。
“魯迅交往三部曲”雖然劃上了句號,但我與魯迅的關系才剛開始,這也算是魯迅對中國當代知識分子影響的一個剪影吧。魯迅遺風不絕,魯迅朋友圈依舊在,我對于魯迅的研究、學習、傳承也永遠在路上。
明天晚上,濤哥俺將在視頻號直播,詳細講講寫作此書以及與魯迅十年的心路歷程,歡迎大家預約觀看直播:
最新熱文推薦:
觀文化萬象,聽時代濤聲
有思想、有態度、有品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