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渝北區石船鎮政府、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地礦局208地質隊在民利村15組巖斗灣危巖居民點,聯合舉辦“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主題院壩會。活動通過專家授課、案例剖析、互動問答等形式,將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送到群眾身邊,推動“群測群防”機制落地見效。
聚焦隱患 精準防治
活動伊始,石船鎮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轄區地質災害隱患分布情況。受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影響,巖斗灣危巖發生崩塌風險較高,2025年初已針對性實施應急降險處置工作,布設200米被動防護網。208地質隊相關負責人則介紹了208隊常年奮戰在地質災害防治一線相關工作經驗,同時表示將不遺余力持續為渝北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撐服務。
科普入腦 防治有術
“危巖裂縫超過10厘米、坡體出現滲水、樹木傾斜……這些都是災害前兆!”208地質隊駐守地質工程師蔣白冰結合巖斗灣危巖應急處置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識別要點,并演示“避災四步驟”:臨災時立即逃生、向周圍發出預警、做好信息上報、嚴禁擅自返回。通過播放避險實景視頻,群眾直觀感受到科學防災的重要性。現場還發放《地質災害應急手冊》和《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問答》等宣傳資料,圖文并茂指導家庭臨災預警和逃生路線規劃等。
以答促防 筑牢意識
“災害發生時應向哪個方向逃生?”“災害發生時有哪些前兆?”在有獎競答環節,10道題目緊扣“防災、避災”核心,群眾爭相搶答,氣氛熱烈。“答案是‘垂直災害體運動方向’!”村民李大爺憑借手冊現學現用,贏得防災應急包。活動還發放印有“防災口訣”的圍腰、年畫等宣傳品50份,讓防災知識融入日常。“以前看到裂縫只覺得害怕,現在知道該怎么做了!”村民張大姐感慨道。
政民同心 共治隱患
針對巖斗灣危巖治理工程進展,駐守地質工程師蔣白冰透露:“今年將啟動巖斗灣危巖‘治理+生態修復’工程,預計汛期結束前完成竣工驗收。”現場群眾紛紛表示愿意配合開展監測和演練,主動排查房前屋后隱患。活動尾聲,石船鎮政府組織村社干部成立“防災志愿隊”,未來每月開展一次隱患巡查,確保防災措施落地見效。
此次院壩會以“小院壩”撬動“大安全”,是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貫徹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機關、進鄉村、進家庭、進學校”的重要舉措之一,是石船鎮深化基層防災能力建設的縮影。未來,石船鎮將在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支持下,推廣“院壩會+網格化”模式,覆蓋全鎮9個隱患點和風險區,并依托“渝快政”小程序,實現隱患一鍵上報、知識在線學習,推動全民參與、全域防治,為群眾生命安全構筑堅實屏障。
通訊員 龍騰 羅建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