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律師現場答疑解惑。龍山街道供圖
近日,渝北區龍山街道龍華社區開展了一場以“民生安全與法同行”為主題,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權益科普活動。社區公益律師、村居“法律明白人”、片區民警及轄區居民共同參與,通過“熱點解析+權益清單+互動答疑”的形式,將法治精神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活動現場,由村居法律明白人組成的“法治小喇叭”坐鎮“民生法律診所”,針對居民關切的“老人扶不扶”“小區車位歸屬糾紛”“電梯維修費分攤”等熱點問題,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條款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
“法律明白人”小余現場分享了調解鄰里糾紛的實戰經驗:“今年小區電梯老舊更換,大家意見不一,我們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一條,組織業主投票啟用專項維修基金。”
片區民警馬警官則通過真實案例警示電信詐騙新套路,提醒居民守好“錢袋子”。
公益律師現場提供法律咨詢,累計詳細解答咨詢6件,主要涉及婚姻家庭、消費維權等領域。
在“權益成長地圖”展區,青年志愿者以人生時間為軸,直觀展示公民從出生到離世各階段的法律權益:
此次活動創新“云端普法”模式,線下通過“法律明白人”、志愿者等入戶發放《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傳冊100余份,線上利用“村居法務”小程序,并開通“法律咨詢”熱線,居民掃描二維碼即可咨詢了解。
社區法律明白人小余現場表示:“我們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以常態化、多角度的宣傳形式,讓更多法律知識走進千家萬戶,把日常生活與法律法規聯系起來,讓法律不再成為居民眼中的空中樓閣,而是讓生活安穩有序的堅實地基。”(丘利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