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背景下,涉外債務糾紛與資產隱匿問題日益突出。無論是經濟犯罪中的贓款轉移,還是民事債務中的資產隱匿,跨境追索的復雜性和技術性對律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結合實務經驗,梳理跨境追索隱匿資產的難點與破解之道,為相關主體提供參考。
跨境追索的難點主要源于資產轉移的隱蔽性、法律體系的差異以及執行成本的高昂。
資產隱匿的“高級手段”
債務人常通過代持協議、離岸公司、信托架構甚至虛擬貨幣等方式轉移資產。例如,將房產登記在親友名下,或通過地下錢莊將資金轉移至境外空殼實體,形成“法律隔離帶”。更有甚者利用區塊鏈技術加密交易記錄,進一步增加追蹤難度。
法律體系差異的掣肘
各國司法程序與執行標準差異顯著。例如,中國法院判決需依據雙邊條約、國際公約或互惠原則在境外申請承認與執行。目前,中國僅與35個國家簽訂民商事判決互認條約,另有12個國家基于國內法承認中國判決。但部分國家(如美國各州)對執行時效、管轄權認定等標準不一,導致程序復雜化。
成本與風險的不可控性
跨境執行涉及境外律所、調查公司等多方合作,按小時計費的高昂成本與案件周期的不確定性,常使債權人陷入“投入與回報失衡”的困境。
1. 資產調查:穿透代持與資金鏈
技術賦能:通過稅務數據交叉驗證(如核查房產交易稅費支付方)、區塊鏈存證(固定代持協議真實性)等手段鎖定資產實際控制人。
國際協作:借助《跨境執行協作辦法》,聯動境外法院凍結或拍賣資產。例如,某案件中法院通過香港司法協作,成功追回被轉移至空殼公司的別墅。
2. 法律程序:承認與執行的雙軌路徑
判決執行:依據《紐約公約》承認仲裁裁決,或通過雙邊條約申請執行民事判決。近年中國法院突破“事實互惠”傳統,轉向“法律互惠”標準,例如上海海事法院承認英國判決的突破性案例。
程序抗辯:需關注外國法院管轄權適格性(如是否存在排他性管轄協議)、程序正當性(如是否合法傳喚當事人)等審查要點,避免因程序瑕疵導致執行失敗。
3. 執行創新:強制措施與和解推動
限制出境與失信懲戒:對拒不履行的外籍被執行人限制出境,迫使其主動協商。例如,遼寧某法院通過限制日籍“老賴”出境,促使其以企業資產抵債。
云端調解與智慧執行:利用跨時區視頻調解、區塊鏈存證文書等數字化工具,突破時空限制。如新疆某法院通過“執行日志+節點提醒”機制,在13小時時差下完成跨境和解。
跨境追索隱匿資產是一場法律與技術的博弈,更是國際司法協作的試金石。隨著中國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優化與互惠原則的突破,執行難題的破解路徑將愈發清晰。唯有依托專業化團隊、創新工具與國際視野,方能在這場“貓鼠游戲”中占據主動。
(注:本文策略需結合個案調整,具體操作建議咨詢跨境執行專業律師。)
▌執業領域
張律師耕耘律師行業30年,對客戶案件有清晰、嚴謹的準確判斷和豐富的辦案經驗。作為北京北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近年來執業領域專注征地征遷與行政訴訟,業務范圍遍及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執業過程中不僅致力于維護被拆遷人拆遷安置利益,執業過程中涉及行政與民商交叉案件均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經過多年多年實戰,辦案效果極佳,得到全國各地當事人好評。
執業領域包括刑事辯護、經濟合同、不良資產追償、金融投資等領域。張律師法學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通常將復雜法律問題簡單化,經辦大量成功案件,深得當事人好評。
▌工作經歷
畢業于河北大學,法學學士學位,北京北盈事務所合伙人。先后供職北京瑞君律師事務所、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曾任北京市京師(保定)律師事務所任合伙人、主任職務。保定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代表性案例
▌征地征遷與行政訴訟
▌保定博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訴保定市自然資源資源和規劃局因催繳逾期繳納土地出讓金決定書被撤銷的行政訴訟案。
▌張某某與北京住建委信息公開非訴案
▌雄安新區百家養殖企業整體征遷非訴案
▌馮麗坤等三人訴河間市住房和建設局安置補償合同糾紛案
▌北京經天偉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拆遷安置補償糾紛案件
▌民商與刑事案件
▌尹某某一審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二審改判死刑緩期執行案件,該案一審辯護人為全國知名院校教授作為辯護人,二審中張律師辯護觀點得到二審辦案法官的充分認可,為當事人爭取到夾縫求生的機會。
▌楊某某強奸罪免于起訴案,該案在天津濱海新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并且當事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并對受害人進行賠償。張律師抓住作案地點、報案時間、受害人案中表現等不合情理、法理之處,提出針對性辯護意見,最終在公訴階段為當事人爭取到免于起訴的法律效果。
▌北京某擔保公司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該案公司代表人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專業,并取得律師資格,該借貸業務當事人傾向于自己辦理,因此委托意向并不強烈。但通過與張律師幾次溝通,當事人對律師的專業素養充分認可,最終達成委托。該案成功之處在于,通過張律師多次跟對方代表人進行溝通,這件案件標的額高達千萬元的案件,在沒有經過法院立案的情況下,得以調解解決。代理律師不僅成功化解雙方矛盾,還將本對當事人不利的借款合同重整合規,并親手將案款本息追回,最大限度幫當事人解決了資金困難的處境。
▌王某等人詐騙案,該案在審查起訴階段,某檢機關量刑建議分別為三年半到四年半不等,并多次表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案件無任何問題。張律師接受該案后,通過查閱案件、了解案情向辦案機關提出本案存在當事人漏訴、犯罪實施人在逃、是否存在犯罪無法核實等問題,案件應為存疑不起訴的辯護意見,最后該案當事人的最終判決結果刑期僅為6至7個月,很好的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律師宣言
在二十余年的律師生涯中,本人比較注重合同法、刑事辯護以及法律顧問等訴訟、非訴訟業務的研究和實踐。尤其刑事辯護,律師分析能精辟入里,環環相扣,將律師獨特的辦案思維形象生動的予以展現,讓人不自覺之間產生認同感。為能夠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執業期間從不間斷業務學習,加強對國家新頒布法律的學習。
承辦過多起改變定性、死刑改判等經典刑事案件和疑難復雜民商事案件,擔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驗豐富,為人踏實,法律理論扎實。
本文旨在法規之一般性分析研究或信息分享,不構成對具體法律的分析研究和判斷的任何成果,亦不作為對讀者提供的任何建議或提供建議的任何基礎。作者在此明確聲明不對任何依據本文采取的任何作為或不作為承擔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