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建軒 記者 顧瀟)揚州高郵68歲的馮大爺平時省吃儉用,攢下了30多萬元的養老錢。原本以為存入銀行,就等于進了保險箱,沒想到等他去銀行取錢時,卻發現賬戶余額僅剩下4萬多元。警方介入調查后,發現是馮大爺女兒的朋友楊某在一次閑聊中,得知了馮大爺的存款。此后,楊某先后六次潛入馮大爺家中,偷走存單和身份證到銀行取款,共偷走了馮大爺26萬元,而這些錢都被楊某用來賭博。
2024年12月的一天,馮大爺帶著一張10萬元的存單到家門口的一家銀行取錢,卻被告知存單中“數額不足”。“我準備取五萬塊,銀行告訴我存單里還剩四萬塊錢,錢被人取過了,但是這張存單我根本沒動過。”馮大爺說,自己省吃儉用攢了30多萬元的養老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存單的金額在2萬至10萬元不等。經過查詢,整個賬戶已所剩無幾,馮大爺感覺天都快塌了。“一起加起來少了26萬,這些存單沒有密碼,但取錢必須帶身份證,兩樣東西我平時都是放在床板中間的柜子里,不可能少。”
馮大爺的養老錢怎么不翼而飛了?銀行工作人員調閱公共視頻,發現了是一名男子取走了馮大爺的錢。馮大爺表示并不認識該男子,銀行和馮大爺立即報警。民警循線追蹤,很快鎖定了嫌疑人楊某,并將其抓捕歸案。
經調查,民警發現,嫌疑人楊某與馮大爺的女兒是朋友,兩人在一次閑聊中,談到了老人的存款。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從那時起,楊某便開始琢磨“取錢計劃”,他佯裝在馮大爺家附近釣魚,看到老人出門后便實施盜竊。恰好馮大爺家后門的玻璃窗受損,楊某把手伸進去輕松把門打開,找到了馮大爺的存單和身份證。隨后,楊某便帶著馮大爺的銀行存單、身份證以及自己的身份證,到銀行“代取款”。為了掩人耳目,他每次只取走一部分,之后再尋找時機返回馮大爺家中,將存單和身份證放歸原處。
據楊某交代,他平時喜歡賭博,苦于囊中羞澀,就把馮大爺當成了“提款機”,每次得手之后所盜錢款都被楊某用于賭博。經查,2024年4月至12月間,楊某先后六次趁馮大爺不在家,入室盜取存單和身份證取現,竊得人民幣共計26萬元。近日,當地檢察院以盜竊罪對楊某提起公訴。法院認為,楊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情節特別嚴重。最終,判處其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6萬元,被告人及其家屬退賠被害人部分錢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