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力IN虹橋”國際社區美好生活節“啟發共讀Empower”板塊——走進宋慶齡的書信世界,以Citywalk和共讀演繹的形式,開設了4場活動,共吸引50余名不同年齡段的戲劇愛好者參與。
今年,為營造“文商旅、科教綠”協同發展的共融氛圍,虹橋街道舉辦首屆“活力IN虹橋”國際社區美好生活節。自4月活動啟動以來,已持續開展一場中外共融Inclusion啟動日市集,以及“友好共建Network、啟發共讀Empower、成長共學Growth、藝術共繪Artistry”等5個板塊11場活動。
“啟發共讀Empower”板塊以沉浸式觀展與書信解讀為核心,通過研讀《宋慶齡書信集》或圍讀劇本《莫里哀路寓所的一天》來了解并演繹宋慶齡的生平事跡、思想情懷以及她與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緊密聯系,讓參與者在感受書信魅力、體會文字背后鮮活人物形象和真摯情感的同時,提升閱讀興趣、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一場心靈感悟之旅
活動中,參與者走進宋慶齡紀念館開展研學活動,通過參觀珍貴的文物史料,感受宋慶齡與中國革命事業的緊密聯系。一件件實物、一幅幅照片,為劇本演繹注入了厚重的歷史內涵,讓紅色文化更加可觸可感。
1
2
三場愛國書信解讀
從研讀宋慶齡與國際愛國人士的往來書信,感受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到排演劇本《莫里哀路寓所的一天》,剖析時代背景與人物關系,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古北民星藝術團“融藝劇社”持續開展了3場共讀會活動,通過“研學+閱讀+戲劇”的形式,讓劇社社員在角色扮演中激發思想共鳴,在協作中增進友誼。
劇社代表朱佳施表示,演繹《莫里哀路寓所的一天》時,仿佛走進了宋慶齡的精神世界。那些書信里的字句,既有家國大義,也有細膩溫情。通過角色扮演,社員們不再只是“讀歷史”,而是真正“感受歷史”——這種沉浸式的共讀方式,讓歷史變得鮮活而深刻。
1
2
“這4場美育實踐證明,當紅色基因融入社區肌理,歷史不再是教科書上的鉛字,而成為了可感知、可參與、可傳承的鮮活記憶。”據虹橋街道方面介紹,街道會將經驗復制到更多紅色文化場景中,讓社區美育成為凝聚國際共識、培育文化自信的土壤。
資料來源于虹橋街道
撰稿:朱文軒
編輯:竺嘉茹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