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華路隧道最近憑借 “禁止入內” 四個大字直接 C 位出道,在網紅界殺出一條 “血路”。這隧道既沒有璀璨燈光秀,也沒有炫酷科技感,就靠著 “生人勿近” 的神秘氣質,吸引無數 “王家衛十級學者” 深夜組團 “探險”。你能想象嗎?大半夜的,這些人扛著自拍桿、三腳架,像執行秘密任務的特工,偷偷潛入隧道,就為了拍出那種 “在車水馬龍里孤獨徘徊” 的氛圍感,仿佛自己下一秒就能從鏡頭里走出,主演《花樣年華 2.0》,還自帶 “墨鏡一帶,誰都不愛” 的 BGM。
社交平臺上,“電影感隧道拍照指南”“復古港風速成秘籍” 簡直比超市打折廣告還熱鬧。各路博主搖身一變成 “隧道特種兵”,不僅詳細講解怎么找角度、調濾鏡,還手把手教學怎么在車流里凹出 “六親不認” 的造型。點開那些打卡照片,我直接瞳孔地震!打卡選手們一個個站在應急通道,和呼嘯而過的汽車玩起了 “極限貼貼”,最近距離甚至不到半米。要我說,這哪是拍照,分明是在和死神玩 “一二三木頭人”,就差舉個牌子寫 “來撞我呀,撞我我就火了”!更有 “勇士中的勇士”,直接一屁股坐在通道上,雙腳大喇喇伸進機動車道,姿勢豪邁得仿佛在參加 “馬路選美大賽”,一邊擺 pose 還一邊內心 OS:“來呀,追我呀,看我美不美!”
這些打卡貼文堪稱 “標題黨天花板”,通篇都在吹 “氛圍感拉滿”“分分鐘出大片”,硬是把 “禁止入內” 的警示牌自動調成了 “隱形模式”。還有人打著 “約拍” 旗號四處搖人,評論區瞬間變成 “冒險愛好者俱樂部”,一堆網友摩拳擦掌,幻想著自己能成為 “下一個隧道明星”。雖說平臺在角落悄咪咪標注了 “危險行為、請勿模仿”,但這行小字就像深夜里的螢火蟲,微弱得可憐,哪敵得過 “網紅濾鏡” 的強大吸引力?大家紛紛開啟 “選擇性失明” 模式,瘋狂追問定位,一副 “別人能拍我也行,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迷之自信模樣。
當好心網友在評論區苦口婆心提醒 “這太危險了”,部分博主直接開啟 “陰陽怪氣” 防御模式:“你不懂,這叫藝術獻身!為了美,這點風險算什么?” 結果現實立馬開啟 “打臉模式”——5 月 1 日那位 “勇闖隧道” 的劉某被民警找上門時,秒變 “慫包本包”,臉上的 “英勇無畏” 瞬間消失,只剩下大寫的 “悔不當初”。他坦言當時滿腦子都是 “流量密碼”,幻想著照片一發就能漲粉無數,現在回想起耳邊的汽車轟鳴聲,腿肚子還在瘋狂打顫,估計晚上做夢都能夢到自己被車追著跑。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 “流量一時爽,事后火葬場”,妥妥的現實版 “不作死就不會死” 教學現場。
說起來,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人違規進入隧道,罰款上限才 50 元。我就納了悶了,這波操作堪稱 “性價比最低的冒險”!冒著被車撞的生命危險,就為了拿個 50 塊錢的 “罰單成就”,這買賣怎么算都血虧啊!長寧交管部門也忍不住在線 “吐槽”:“別把應急通道當網紅景點!這是救命通道,不是擺拍圣地!要是真出了事,你們哭都來不及!” 那語氣,像極了老母親操碎了心,就怕自家孩子犯傻。
最后警方在線 “敲黑板”:遵守交規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答錯可是要 “出大事” 的!媒體老師更是一針見血犀利吐槽:當大家為了流量把命都豁出去,“網紅打卡” 就成了大型 “玩命現場”,妥妥的 “用繩命在拍照”。咱就是說,求求了,能不能別讓 “王家衛風” 變成 “生死時速”?沒有任何電影濾鏡,值得拿真實人生去 “踩雷”!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可沒有 “撤回鍵” 和 “重新來過” 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