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4日訊 5月23日,日照市嵐山區“向陽成長·劇暖心聲”全環境立德樹人校園心理情景劇展演暨思政課建設活動在嵐山區玉泉實驗中學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由區文明辦、區教體局聯合主辦,全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及師生代表共同參與。
來自10所學校的師生以舞臺為“心”的窗口,通過沉浸式演繹青少年成長中的困惑、突圍與蛻變,為觀眾呈現了一堂生動深刻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課,彰顯了嵐山區“全環境育人”理念的實踐成果。
黃墩中心小學《愛在陽光下,留守不孤單》通過講述留守兒童朵朵的成長故事,展現了關愛讓留守兒童走出陰霾,最終擁抱陽光與夢想;實驗中學小學部《看見另一種光》中,讀寫障礙女孩小萱從自卑封閉到以畫筆綻放光彩的成長軌跡,讓觀眾在感動中領悟“差異亦是天賦”的生命教育真諦;“媽媽,我不是只會玩游戲……”官山小學《我要做好孩子》中,學生大衛在學業與娛樂的掙扎中迸發的吶喊,直擊親子溝通的現實痛點。
“這些情景劇讓我感受頗深,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價值,我們應該敞開心扉,讓心中的陽光撕破黑暗,讓黎明的曙光照亮我們的生活,祝愿大家活得精彩,活出自己的價值。”玉泉實驗中學七年級一班學生李禹宸說道。
中學組劇目聚焦青春期社交困境,實驗中學《圈里圈外》通過初中生小明被孤立后的覺醒歷程,折射青少年對歸屬感的深層渴望;嵐山一中《遠離背后“蛐蛐”》創新運用“流言三棱鏡分析表”,在戲劇張力中拆解校園言語暴力的形成機制,為應對人際沖突提供專業方法論。經過激烈角逐,最終評選出一等獎項目4個、二等獎項目6個,并為他們頒發證書。
“青春期最需要的是同伴的認可和支持,而此時,恰恰是青春期少年最敏感的時候,在金錢和網絡社交的影響下,青少年的交往變得脆弱多變,很多隱性的欺凌,可以說非常 普遍與難以發現。所以,我截取了發生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故事,進行了創作,就是告訴孩子們,在你遇到校園欺凌的時候,要勇于向老師同學家長進行求助,同時也明白圈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在圈外依然活得精彩。”嵐山區實驗中學心理學教師劉云說道。
本次展演劇目緊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命題,以“問題呈現——沖突爆發——認知重構”為敘事邏輯,將學業壓力、親子關系、情緒管理、校園欺凌等現實議題轉化為藝術表達。各校通過劇本創作、角色演繹,讓學生在“代入式體驗”中培養共情能力,在“沉浸式觀演”中激發自我反思。
下一步,嵐山區將持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改革,通過開發沉浸式心理實踐課程、創設情景體驗式主題活動、優化個性化心理咨詢服務,以更有溫度的方式護航青少年向陽生長。
閃電新聞記者 徐一丹 通訊員 姚久賀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