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風,裹挾著枇杷的甘甜,輕拂過樹德小學勞動實踐基地的青翠枝頭。5月22日,廣元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以“共品枇杷香,同享勞動美”為主題,架起了一座跨校協作的橋梁。在樹德小學的邀請下,來自市實驗小學、蓮花初級中學、蜀北英才學校、八一小學的師生代表歡聚一堂,以勞動為舟,以文化為槳,共同開啟了一場融合自然之美、勞動之趣與文化之韻的校際交流之旅。
8:30,來自主辦校及受邀學校的師生代表們齊聚樹德小學勞動實踐基地。在樹德小學袁麗君副校長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現代農業大棚,聽老師講解蔬菜的種植知識及采摘技巧,隨后同學們動手采摘黃瓜,體驗勞動樂趣,感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緊接著同學們開啟了校園特色基地的參觀之旅,同學們漫步于森林教室、防溺水教育基地、紅色文化教育園、綜合實踐基地等特色區域,每一處都讓同學們目不暇接,對接下來的活動也充滿了期待。
在勞動實踐基地磨豆花工坊里,集團校的孩子們圍在古樸的石磨旁,一邊認真聆聽老師講解操作要點,一邊體驗磨豆漿、品豆漿。在體驗過程中,樹德小學的同學們細心添豆,勞動的分工中流淌著無聲的默契,豆漿的溫度直抵心間,散發出友誼的芬芳。
“輕摘慢放,果柄留香!”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分組協作,踮起腳尖采摘金黃飽滿的枇杷。來自不同學校的孩子們互相借力扶梯、傳遞果籃,原本陌生的面孔在勞動中逐漸舒展笑顏。指尖觸碰的不僅是沉甸甸的枇杷,更是跨越校園的信任與默契。當一筐筐金黃果實堆成小山,有孩子擦著汗笑道:“原來勞動最美的不是果實,是一起流汗的伙伴。”歡聲笑語中,他們不僅學會了采摘技巧,更體會到“協作共贏”的深意。
緊接著,枇杷樹下,一場別開生面的以枇杷為主題的藝術創作開始了,同學們將滿園枇杷化為筆尖的斑斕,大家相互欣賞、交流,一幅幅靈動的作品成為校際創意交融的見證。
勞動結束,孩子們齊聚美麗的森林教室,暢談勞動感悟,互贈手繪明信片。一張張卡片上,既有“謝謝你教我磨豆漿”的真誠致謝,也有“下次來我們學校摘櫻桃”的熱情邀約。鏡頭定格下的一張張合影,不僅是活動的句點,更是校際情誼的新起點。
作為集團化辦學的生動實踐,此次活動不僅是勞動教育的延伸,更是校際協作的深化。來自不同學校的師生打破校園邊界,以勞動為紐帶,以文化為媒介,在協作中播種信任,在分享中澆灌情誼。從混合編組的采摘小隊到跨校合作的豆花工坊,從藝術創作的靈感碰撞到勞動過程中的默契配合,每一幀畫面都詮釋著“集團一家親”的溫暖理念。
獨行快,眾行遠。集團化辦學不僅是資源的共享,更是情感的共融。活動雖已落幕,但枇杷的香甜、豆漿的溫暖、藝術的靈動,早已融入記憶深處。愿這場勞動與藝術的邂逅,成為校際協作的典范,讓集團教育的沃土上,友誼之樹常青,合作之花常艷!
供稿:楊春梅
編輯:王瑋瑋
初審:向麒蓉
復審:佘慧蓉
終審:羅德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