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平臺揭牌,賦能文物交流
共繪文博事業與文化產業發展新藍圖
5月23日,全國文物流通經營機構聯盟理事會暨《文物保護法》學習貫徹宣傳會,在貴陽博央藝術國際交流中心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領域專家學者及全國文物流通經營機構代表齊聚貴陽,共同見證國際文物交流平臺與全國文物流通經營機構聯盟秘書處在博央藝術國際交流中心掛牌揭幕,共議文博事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大計,助力貴州省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文化開放新格局。
會議現場
上午,聯盟秘書長張習武主持開幕式,博央藝術國際交流中心總裁閆海防致歡迎辭。他表示,貴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承載著“知行合一”的哲學智慧與開放創新的時代精神,此次聯盟年會落地貴陽,既是對貴州文物事業的信任,更是推動西南地區文物流通體系建設的重要契機。
全國文物流通經營機構聯盟秘書處
國際文物交流平臺
會上,國家文物局原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柏,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博物館處副處長劉求光,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趙古山,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創會會長宋建文等特邀嘉賓先后致辭,共同強調文物交流在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互鑒中的核心作用,呼吁整個行業以標準化、市場化、國際化為導向,打破地域壁壘,構建新時代文物流通大格局。
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創會會長宋建文
國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趙古山
國家文物局原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柏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博物館處副處長劉求光
會議審議通過新增理事單位名單,中國文物黨委書記、主任譚平為新增理事單位授牌,宣布成立聯盟專家咨詢委員會,標志著聯盟在專業化建設上邁出關鍵步伐,聯盟力量進一步壯大。
隨后,國家文物局原政策法規司司長、文物出版社原社長彭常新結合當前文物流通領域的熱點問題,對新頒布實施的《文物保護法》相關條款進行了解讀和闡釋,為文物和藝術品市場的交易行為規范和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導引。
博央藝術國際交流中心總經理王芳介紹了“國際文物交流平臺”建設方案。該平臺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主動融入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重要指示為核心,強調堅定文化自信,圍繞貴陽地標性建筑,加快構建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兩大運營模塊,為文物價值在地播,助力文化消費等進行了說明和闡述。其中,設立藝術金融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的概念,引發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
在大會現場,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譚平以及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創會會長宋建文共同為國際文物交流平臺授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趙古山,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常務會長包蘊田為全國文物流通經營機構聯盟秘書處授牌。
博央藝術國際交流中心總經理王芳
博央藝術國際交流中心總裁 閆海防
下午的專題會議環節,與會代表圍繞《全國文物流通經營機構聯盟專家咨詢委員會組成及工作規范》《社會文物鑒定質檢服務機構執業能力認可管理體系》《社會文物流通領域文物商品識別規范》三份文件草稿展開深度研討并進行發布,為構建權責清晰、標準統一、監管有力的行業規范體系奠定基礎。
全國文物流通經營機構聯盟秘書長 張習武
國家文物局原政策法規司司長、文物出版社原社長彭常新
聯盟負責人表示,聯盟將以國際文物交流平臺建設為契機,推動文物資源跨區域整合,“讓文物活起來”,擴大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合作,讓文物成為講好中國故事、促進文明互鑒的亮眼名片。
大合影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博央藝術國際交流中心舉辦的陶瓷文物藝術品展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