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隨著中國海軍、空軍的飛速發展,美國對中國的崛起已經開始擔憂起來,在亞太地區越來越沒有信心對抗中國,并不斷炒作中國威脅論,試圖獲得國會更多的撥款,加大軍費開支,以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繼續保持數十年以來的亞太優勢。
5月23日,央視新聞就得特邀專家胡勇在節目中就援引美國空軍準將維克特的話稱,早在1月份這位美國空軍準將就宣稱:
到2027年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現代化戰機的數量是美國的12倍,其中中美五代機的數量對比是5∶3,就航母和兩棲艦艇的數量來說,解放軍的數量是美軍的3倍,先進潛艇數量是美國的6倍。他還預判,到2030年隨著中國的兩款六代機服役后,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空中優勢將徹底喪失。
實際上,這位美國空軍準將并不是美國第一位擔心中國力量崛起的軍事人員。就在本月初,美國印太司令部上將指揮官帕帕羅,在麥凱恩研究所年度塞多納論壇上就公開表示。
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不斷提升,以及活動越來越頻繁,讓他時常“夜間驚醒”或“夜不能寐”,對中國的發展非常擔憂。同時他還表示,中國每年建造的潛艇是美國的兩倍,水面艦艇是美國的6倍,且差距還在拉大。
帕帕羅
他們為何會對中國的軍事力量崛起感到擔憂?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隨著中國的軍事力量的飛速發展,他們自二戰結束以來在亞太保持幾十年的優勢逐步被壓縮,為此感到越來越不適應,美國的活動不再像過去那樣想來就來,想去就去。中國已經不可能再像1950年和1996年那樣,派出航母戰斗群就能嚇唬到中國,更不可能讓2001年的南海撞機悲劇重演。
實際上,美國在中國周邊的碾壓性優勢在2016年的南海危機就已經沒有了,當時美國派出兩艘航母戰斗群,10多艘艦艇,100多架戰機試圖給菲律賓撐腰,試圖逼迫中國承認所謂的“南海仲裁案”,此時中國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面對來勢洶洶的美國海軍,中國海軍三大艦隊精銳盡出,空軍戰機不斷巡航,擺出一副只要美國敢來,就必須硬碰硬的姿態,必須維護中國的國家主權,不退縮,不讓步。不得已美國航母戰斗群最后還是沒有敢做出過激反應,不久后撤離南海。
這也是中國幾十年以來第一次與美國硬碰硬,此時中國海軍也不算強大,052D型驅逐艦剛服役2艘,055型驅逐艦還沒下水。主力還是051B型、052型、052C、052B、現代級和051C型驅逐艦這些艦艇,整體水平還遠落后美軍,就是這樣我們還是下定決心。如今9年過去了,中國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力比任何一個時候都要強大。
反觀美軍
盡管美國依舊保持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空軍和海軍,但艦齡長,老化嚴重是美國海軍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加上新艦的建造速度越來越緩慢。現在美國海軍的航母平均艦齡已超過25年,巡洋艦超過30年,驅逐艦超過20年,兩棲攻擊艦也超過20年,許多艦艇建造于上世紀,老化嚴重使得美國海軍的出動效率大幅度下降,現代化程度也在下降。美國現在僅有3到4個航母戰斗群,約40艘左右驅逐艦或巡洋艦,處于同時部署或可部署狀態,其余多少處于維護或者升級中,這些艦艇還要分散部署到太平洋、地中海、中東和美國本土東/西海岸等地。
2025年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航母戰斗群部署數量從一開始的兩個,減少到了現在的一個,另外一個戰斗群“卡爾文森號”已經在4月部署到中東。與過去幾年相比,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海軍力量有所下降,盡管美國近些年一再希望加大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部署,但事與愿違,究其原因就是艦艇的出動率在下降,且高成本的開支讓美國難以承受。
與此同時,近些年美國也越來越重視亞太地區的防御,不斷在中國周邊部署愛國者、薩德和陸基宙斯盾作戰系統,旨在防御中國遠程彈道導彈的攻擊,以保障關島基地的安全,同時也拉攏日本、韓國和菲律賓等國部署反艦導彈、防御系統等,并通過數據共享來阻止解放軍未來的行動,守護基地的安全。美國的戰略已經開始從過去的主動進攻,開始向積極防御調整。這背后與解放軍實力的飛速發展密切相關。
中美過去15年建造艦艇數量的對比
在過去15年的時間里,中國發展最迅速,真正拉開與美國差距的還是驅逐艦。2010年時,中國海軍僅有26艘驅逐艦,這些艦艇以051型、052C型、052型、052B型、051B型、051C型和“現代級”為主,其中051型驅逐艦的數量就占到了13艘,要知道051型驅逐艦的整體水平還處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早已落后于時代。最先進的艦艇為2艘052C型驅逐艦,具備遠程防空、反艦、反潛作戰能力,并搭載有先進的相控陣雷達系統,還有“現代級”驅逐艦具備遠程反艦能力,與美國相比,當時的中國海軍差距甚遠,放在全球也僅處于二流水平,總噸位也僅有40多萬噸。
但自從2010年以后,中國海軍的發展就真正實現了騰飛,901型綜合補給艦、075和076型兩棲攻擊艦、航空母艦、052D型驅逐艦、055型萬噸級驅逐艦相繼建造,071型船塢登陸艦和054A型護衛艦的建造規模也在擴大。到2025年時,中國海軍的艦艇總噸位已經接近300萬噸,相較于2010年時翻了六倍以上。航空母艦實現了從0到3的跨越,已服役遼寧艦和山東艦,福建艦也即將服役,兩棲攻擊艦也實現了從0到5的跨越,建造了4艘075和1艘076。
特別是驅逐艦上的變化最大,自2010年以來,中國海軍下水或服役了第二批次的4艘052C型驅逐艦、37艘052D型驅逐艦、12艘055型驅逐艦,驅逐艦的下水數量達到了53艘。驅逐艦的總規模達到了66艘,并完成了13艘051型驅逐艦的退役,這15年中國海軍驅逐艦的數量正向增長了40艘。驅逐艦規模與美國的差距被縮短到20多艘。
而這15年時間里,美國海軍僅建造了20艘“阿利伯克級”和3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但退役了13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驅逐艦僅正向增長了10艘,中美驅逐艦過去15年的正向增長比為4∶1。除此之外,中國海軍在護衛艦、兩棲作戰艦艇和綜合補給艦的建造上對比美國海軍也有較大優勢。
所以,面對中國海軍的飛速發展,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的優勢逐步喪失,就算美國能夠將30%的力量調往亞太,也難以對中國海軍構成優勢,何況美國海軍不太可能實現在亞太地區如此大規模的部署。而且到2027年時中國的海上力量還將進一步壯大,而美國屆時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將全面退役,尼米茲級航母也要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按照美國現在艦艇的建造速度來看,建造速度跟不上退役速度,到時候美國海軍的艦艇規模還將進一步壓縮。
除此之外,中國近些年在遠程打擊手段的發展上同樣迅速,裝備有大量的東風15、東風16、東風17、東風21和東風26等彈道導彈,這些導彈射程從1000多公里覆蓋到4000多公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所有目標都在打擊范圍之內,且這些導彈的打擊精度也從過去的幾十米,提升到了現在的5到10米,突防能力也是越來越強,東風21D和東風26還具備反航母的能力。
同時,驅逐艦上也裝備了長劍10巡航導彈和鷹擊21D型反艦導彈,打擊距離從過去的兩三百公里,提升到了1000多公里,空軍的轟6系列轟炸機打擊手段也在提升。所以,美國現在已經沒有十足的把握在與中國的對抗中,讓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生存下來,一旦生存不下來,那么美國在亞太將徹底失去立足之地,霸權地位也將被徹底動搖。
現在解放軍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做好這樣的準備,那就是一旦在臺灣問題和平解決無望,到必須動用武力的時候,或者說直接與美國和日本等國發生軍事沖突,要能夠保證沿海一線不遭受攻擊,從而確保經濟、工業、科技和貿易的發展。那就要將自己的防御半徑延伸到距離海岸線1000公里以上,讓美國的戰機、轟炸機、航母群等作戰力量無法進入這個范圍內,導彈就打不到中國沿海一線,這就是拒止戰和反介入戰。所以,一直在致力于強化海上和空中的打擊半徑,讓海軍有足夠的實力走的更遠,打的更遠,空軍的作戰飛機也要打的更遠。
解放軍的六代機是美國最為擔心的問題
就像一開始的內容中美國空軍準將維克特說的,到2030年中國將服役兩款六代機,將讓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空中優勢徹底喪失。其實這樣的擔心并非沒有道理,因為中國的成飛和沈飛已經在2024年底首飛了六代機(分別被網友稱之為“殲36”和“殲50”),而美國的F47六代機進入2025年才被特朗普緊急趕上架,很顯然美國在六代機的發展上已經走在中國后面,過去幾十年的代差優勢從此刻開始失衡。
其中,美國最擔心的還是殲36,這款飛機已經顛覆了傳統作戰飛機的設計理念,采用三代發動機,兩側和背負式進氣道,內置彈倉,以及飛翼布局的設計方案,取消了垂尾。且尺寸、起飛重量和作戰半徑都大幅度提升。根據外界的預估,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預計將達到50噸,載彈量15噸,最大航程超過5000公里,最大作戰半徑超過2000公里,并通過內置彈倉搭載巡航導彈、反艦導彈、霹靂17和霹靂21這樣的遠程作戰武器,將成為航空史上作戰半徑最遠和載彈量最大的戰斗機。
美國認為,中國發展如此大的作戰飛機,旨在強化空軍的打擊半徑,主要是為了能夠攔截美國的B2、B21這種隱身戰略轟炸機,并在距離中國海岸線1000公里的距離上建立2個小時的空中優勢,這樣的指標是常規作戰飛機無法完成的。同時,還要兼顧反艦和打擊關島等軍事基地的任務。一旦殲36服役,那么美國的戰略轟炸機和驅逐艦,要想將AGM-158聯合空對地距外導彈和戰斧巡航導彈等遠程武器打到中國沿海一帶就不可能了。
除此之外,殲36憑借更強的隱身性,更大的作戰半徑,更先進的雷達系統,未來還將擔負獵殺預警機、加油機和偵察機等高價值的戰略目標的任務。美國空軍一旦失去預警機、戰略轟炸機和加油機,那么將徹底失去戰略打擊能力。這也就是為何美國會如此擔心中國六代機提前服役的原因。
與此同時,近些年中國空軍的五代機、預警機、加油機等作戰飛機的規模也在進一步擴大,截至2025年外界預估其殲20的數量已經達到了300架以上,2027年預估到450架的規模,2030年擴大到700架以上,而美國不可能在亞太地區部署如此大規模的五代機對抗解放軍。這也是維克特為何稱2027年時中美五代機的數量對比是5∶3的原因。
所以,從各方面來講,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優勢,隨著解放軍的不斷發展已逐步喪失,已經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動不動派航母、五代機和戰略轟炸機就能威脅到中國。我們完全有足夠的能力、信息和底氣應對一切來自外界的威脅。
注:以上數據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2025年5月24日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