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建設分公司指導下,紅島控制中心砌筑施工班組堅持“零返工、零修補”目標,創新地將“數字化”與砌筑施工深度融合,在班組建設基礎上推行“老帶新”人才培養模式,力求打造砌筑施工標桿。地鐵集團各部門先后到項目調研,對紅島控制中心砌體施工實體質量給予充分肯定。
錨定“雙零”目標,筑牢品質根基。為確保“零返工、零修補”目標實現,項目從三個方面進行質量把控。一是源頭把控質量。組建專項小組實地考察材料廠家,建立嚴格的物資進場檢驗機制,杜絕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現場。二是施工工藝毫米級管控。
在工藝執行層面,參照國內頂尖軌道交通樞紐標準,對砂漿配比、砌體垂直度、灰縫飽滿度等10余項指標制定量化標準,實現施工工藝“毫米級”管控。三是責任到人、質量可溯。班組創新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墻體實行砌筑人員實名制,懸掛標識牌,使每道墻體都成為一張品質名片。
數字賦能創新,破解施工難題。面對控制中心復雜的建筑結構,兩進人員及班組成員積極探索“數字化”與砌筑施工融合。一是BIM三維模型構建。對墻體進行精準排磚模擬,班組砌筑可視化預演,提前發現并解決管線預留洞口沖突、構造柱定位偏差等潛在問題,材料利用率從傳統施工的85%提升至98%,工期縮短15%。二是數字化賦能。班組實施“數字化放線+標準化砌塊”,將每面墻體分解為標準化模塊,實現“按圖索驥”式精準施工。每塊磚的位置在模型中都有“電子身份證”,工人對照手機端BIM圖紙即可快速定位,效率比傳統放線提升1.5倍。
“老帶新”技藝傳承,鍛造匠心班組。砌筑班組以土建階段“四級網格管理”“三檢三評”經驗為基礎,創新推行人才培養模式。砌筑班組7名擁有10年以上施工經驗的老師傅與班組新成員結成對子,通過“現場實操課”“質量會診室”等形式,將“一鏟灰、一塊磚、一揉壓”的傳統技法傳授給班組新成員。針對集團提出的“砌筑墻體免抹灰施工工藝”,兩進人員與班組骨干成立攻堅小組,通過可調節式靠尺與激光校準儀聯動,將墻體表面平整度誤差控制在3毫米以內,積極推進免抹灰工藝的現場實踐。
下一步,第二建設分公司將繼續堅持“三位一體”系統推進,以匠心鑄品質,以創新促發展,持續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為建設世界一流地鐵貢獻力量。(通訊員:霍守峰、李海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