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鐵沒有神話了。賺錢的深圳地鐵去年竟然虧掉334億,幾乎每天燒掉一個億。過去5年的利潤全都賠光了,從盈利王變成虧錢王,這不能全怪萬科。畢竟除了承擔萬科債務外,深圳地鐵自身運營也是虧本的。
最根本的原因是不靠房地產難以盈利。其實全國地鐵普遍虧損,別看車廂里人滿為患,單純依靠地鐵運營,沒有一個城市的地鐵能夠賺錢。此前,全國29個公布數據的城市地鐵,扣除政府補貼后,全部處于虧損狀態。人流量巨大的北京地鐵,每年需要靠政府補貼253億,才能勉強維持運營。
也就是說,每位乘客乘坐一次地鐵,北京財政就要補貼5塊多,而政府的資金儲備現在也不充裕了。過去房地產蓬勃發展時,可以補貼這些公共服務,其實歸根結底是靠大家的房貸支撐著,但現在人口增長放緩,房子銷售遇冷,拿什么來補貼呢?
最根本的問題在于我們正從大基建時代進入大維修時代,地鐵、高鐵、高速公路集中進入了維修期。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經達到約1.1萬公里,這些龐大的交通設施正在變成“吞金巨獸”,運營維護成本是建設成本的好幾倍,資金來源成了困擾每一位市長的難題。
我國高鐵動車從2007年就開始大規模交付,十幾年過去,動車也迎來了老化問題。動車組的維修共分為5級,1、2級是日常維修,3、4、5級為返廠維修。當下基本上處于5級維修的高峰期。
2塊錢的地鐵票價、低廉的高速路費、100塊就能跨省的高鐵票,這樣的好日子恐怕快到頭了。接下來,每個人都得做好公共服務漲價的心理準備。去年,幾條高鐵相繼漲價,一批原本免費的公路開始收費,高速公路延長收費期,這讓不少打工人難以接受。時代在悄然轉變,深圳地鐵開始虧錢,就是一個信號,多米諾骨牌效應會波及到每一個人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