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9年,孫權遷都建業,太子孫登留守武昌繼續執掌南方重鎮。至公元232年,孫登返回建業。
孫權非常喜愛三子孫和,經常讓他陪伴在左右,更是有意培養他為儲君。消息很快傳回武昌,孫登深感太子之位不保,立即返回建業。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孫權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斥責,勒令孫登即刻返回武昌。
經過孫登的苦苦哀求,孫權終于應允他暫時停留十日。
到了公元241年,孫登不幸病死,孫權改立孫和為太子,四子孫霸為魯王。
然而,孫權后來疏遠太子孫和,親近魯王孫霸。
朝中大臣開始搖擺不定,開始紛紛站隊。
以丞相陸遜,諸葛瑾,顧譚及朱據等人支持太子孫和,而驃騎將軍步騭,呂岱,大司馬全琮支持魯王孫霸。
至此,東吳政權形成兩大派系。
陸遜更是直言斥責孫權,認為他導致朝廷動蕩。
聞言,孫權罷黜陸遜丞相之職,并多次責備,導致陸遜含恨而終。
250年,孫權廢黜孫和太子之位,賜死魯王孫霸,轉而改立年僅八歲的孫亮為太子。
誰曾料到,孫權的一石二鳥之計,竟讓兩大派系背后的勢力遭到嚴重打擊。
公元252年,孫權辭世,孫和之子孫皓繼位。身為東吳末代統治者,孫皓殘暴不仁。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孫皓的政治才能頗高,為了振興東吳政權,他選拔了一批軍功后裔,諸如朱據之子朱宣,陸遜之子陸抗等。
此外,孫皓還提拔大量儒臣,比如華覈、王蕃、樓玄等人;同時,任用出身卑賤的閹宦和寵臣。
只可惜,孫皓的大肆改革舉措,觸怒了吳國陸氏家族的利益,如果對陸氏家族進行打壓,勢必將導致軍隊戰斗力受損,東吳國運也將岌岌可危。
陸氏家族這頭巨獸,也是東吳政權的產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