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到了民族危亡的關頭,是軍人挺身而出,而頂在前面的就是帶兵的將軍,趙登禹、郝夢齡、張自忠等等,都是壯烈殉國的將軍。
然而還有一位殉國的將軍,一直以來鮮為人知,甚至他的墓地都已經荒草叢生,這位將軍就是王甲本,他是云南曲靖富源縣人,是滇軍名將,22場正面會戰,他參加了9場。
在抗日時期,滇軍犧牲了10萬余人,沒有一個將領投降,也沒有一個偽軍,王甲本就是英雄滇軍的一個代表,他青年時就立志報國,考入云南講武堂,在軍事方面的才華得以展現。
從北伐時候起,他就是團長,到了抗日時期,1937年8月,王甲本是第79軍第98師的副師長,在淞滬抗戰爆發之后,身在武漢的王甲本迅速奔赴前線,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盡管淞滬抗戰失敗,英勇的王甲本被晉升為98師師長,1941年,王甲本參加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當時戰神薛岳是長沙會戰的總指揮,王甲本是長沙外圍作戰的總指揮。
王甲本指揮的撈刀河戰役,重創日軍精銳部隊,王甲本也被譽為“硬仗將軍王甲本”,同年10月,王甲本被提升為第79軍中將軍長,當時他是40歲,隨后王甲本又參與了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2年1月,王甲本率89師在瀏陽河擊斃了日軍的聯隊長,以及上千日軍,寬厚的王甲本還為日軍收尸立了個碑,是為“倭寇萬人冢”,這段事跡一直被當做佳話傳頌。
在1943年,王甲本率領79軍又打了好幾個硬仗漂亮仗,日軍早已對王甲本恨之入骨,1944年6月,衡陽被日軍圍困,王甲本奉命前去救援,可是還沒有抵達,守軍就投降了。
半路上,王甲本只好把部隊后撤,退到了湘南東安冷水灘就地布防,阻止日軍進軍廣西,日軍為了消滅王甲本的79軍,從兩側發起進攻,戰斗進行的十分猛烈,王甲本親自到前線指揮。
他是指揮室設在東安縣的一個小村子里,日軍派出了便衣部隊,偷偷的想要打掉指揮部,王甲本當機立斷進行轉移,在轉移途中他親自率領手槍排在前方開路,沒想到遭遇了日軍部隊。
雙方展開激戰,手槍排自然不是日軍的對手,武器耗盡之后,戰士們和日軍拼刺刀,王甲本也拿起刺刀和日軍肉搏,殺死幾個日軍后王甲本也犧牲了,時年43歲,后續部隊趕到時拼死搶回了他的遺體。
殉國后,王甲本被晉升為陸軍上將,他的的遺體被安葬在東安縣芭蕉村張家沖后山坡上,由于種種原因,他的墳墓荒草叢生,也沒有墓碑,一直到2010年,他的墓地才得到維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