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高級將領,抗日名將張發奎
翻閱1947年的民國老報紙,偶見一個與廣州行轅主任張發奎有關的新聞報道,標題是《竊匪充軍西沙群島》。
當年廣州的小偷竊匪較多,張發奎表示要將這些人抓去西沙群島充軍墾荒,贏得千萬市民喝彩。市民苦于被賊關照久矣,大家認為,西沙群島乃荒蕪之地,有待大批人力予以開發,若將一批大賊小匪送去,廣州治安既好,而西沙又被開發,此實在是兩全其美的痛快之事。
張主任的提議一出,除了民眾為之叫好外,倒是真的震懾了一批宵小,以致廣州治安,益見良好矣!
有意思的是,西沙永興島,舊時曾被海南漁民稱作貓注(駐),其中流傳的一個釋義,說是當年有欠債或是有前科的人,跑去那里躲避,島上植被茂盛,每當他們見到有人臨島,就躲進樹林,如山貓一般。只是這些人不是像張主任說的那樣,被強制上島,而是自我放逐。
估計張發奎沒有去過西沙,所以才有了以上奇想。
當時的西沙,條件艱苦,駐守的國軍半年才獲一次補給,淡水、口糧都靠內地運去,成本很高。
西沙墾荒開發是一個大工程,不是隨便流放幾個竊賊過去就能實現的。張主任的放話,僅是震懾鼠輩的口舌之快,并沒有真的實行。
▲民國剪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