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烏俄戰爭處于膠著狀態,川普攪局情況下,歐洲-烏克蘭與俄人的關系變得更為復雜,談判與行動中都充斥著戰與和,俄人導彈、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同時,雙方進行著戰俘交換。
5月23日,俄軍向烏克蘭發射了250架無人機(絕大多數是伊朗“沙赫德”)和14枚彈道導彈,基輔、敖德薩、文尼察、蘇梅、哈爾科夫、頓涅茨克和第聶伯羅地區都遭受了損失,并有人喪生。每一次襲擊“都讓世界更加確信,戰爭曠日持久的根源在于莫斯科。”
與此同時,烏俄進行著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戰俘交換行動。根據5月15日在土耳其烏俄談判達成的協議,烏克蘭和俄羅斯按照1000對1000方案進行戰俘交換。
5月23-24日,烏克蘭方面已經分別有390人、307人回國,其中包括軍人和平民,“下一步工作將陸續展開。”
根據法國媒體歐新聞(Euronews)的報道,戰俘交換回國后的烏克蘭人分享了他們的悲慘經歷,9/10的人遭受了酷刑,包括身體上、心理上乃至性方面,許多人遭到恐嚇,與烏克蘭武裝部隊毫無關系的平民包括兒童,俄人在他們面前模擬處決、毆打和非法判刑的樣子。
被關押期間,俄羅斯還反復向烏克蘭戰俘提出,“加入我們,一起向歐洲進軍。”
許多獲釋的烏軍士兵稱,他們被多次告知,“烏克蘭已不復存在,你們的國家拋棄了你們。”進而向烏軍俘虜提議:“加入我們,一起解放烏克蘭,然后進軍歐洲。”
俄人的愿景是“征服、欺騙和種族滅絕的殘酷——偽裝成解放。”
“烏克蘭正在為解放其人民而戰,俄羅斯正在努力消滅它們。”
長期以來,歐洲各國堅決支持烏克蘭抵抗俄人侵略,是出于對二戰前綏靖政策所釀成的惡果的反思,更是對現實中俄人侵略野心的警惕,歐洲多國人士曾表示過類似的擔憂——波羅的海三國甚至德國等。
同樣,歐洲多國領導人認為俄國的侵略步伐不會止于烏克蘭,并將烏克蘭視作抵抗俄國的盾牌,認為支持烏克蘭抵抗俄軍侵略,就是在保護歐洲的安全。2025年1月達沃斯論壇上,歐盟領導人的講話也表達了這一看法。
因此,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堅決而慷慨——總額超過美國。
如果說之前歐洲人只是出于猜測而表達擔憂,如今,烏克蘭歸國戰俘的講述,無疑將強化歐洲人的這種擔憂。
所以,即使川普撂挑子不管了,歐洲會放棄烏克蘭嗎?答案是明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