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神操作,援烏不及購俄氣,這波操作太迷?
當地時間5月23日,德國總理默茨公開表態,力挺歐盟禁止重啟北溪管道 。這一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天然氣管道,承載著能源輸送的重任,德國此舉,無疑是給俄歐能源關系再添冰霜。
回溯歷史,北溪管道曾是俄羅斯天然氣輸往德國乃至歐洲的重要通道,為歐洲提供穩定能源供應。而默茨的態度,堪稱對俄制裁的一記“重拳”。歐盟能源事務專員丹·約根森22日發言道出背后原因:歐盟已實現能源來源多元化,有底氣在保障能源安全與價格穩定的前提下制裁北溪。曾經依賴,如今“翻臉”,頗有“過河拆橋”之感。
不過,約根森的另一句話,卻掀起軒然大波。他透露,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盟向俄羅斯支付的天然氣購貨款,遠超對烏克蘭的援助。這消息傳出,烏克蘭怕是想哭的心都有了。一邊支持烏對抗俄,一邊送錢給俄,歐盟這操作,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仿佛在俄烏之間“左右橫跳” 。
俄烏沖突綿延三年多,歐盟的立場與行動充滿矛盾。制裁俄羅斯能源,卻又難以割舍俄天然氣,這背后是能源需求與地緣政治的復雜博弈。從能源角度看,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由來已久,即便尋求多元化,短期內也難以完全擺脫;政治層面,歐盟受美國影響,在制裁與合作間搖擺不定。
歐盟這種行為,不僅讓烏克蘭尷尬,也讓國際社會對其在俄烏沖突中的角色產生質疑。在國際事務里,立場的模糊與行動的矛盾,很難真正推動問題解決。希望歐盟能審視自身利益與立場,以更明確、更合理的方式參與俄烏問題解決,而不是陷入這種“既制裁又依賴”的怪圈,否則只會讓局勢更加復雜難解。
消息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