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日內瓦聯合聲明,留給中美談判的時間只剩最后2個月左右。雖然磋商機制已經建立,但新一輪的正式談判卻遲遲未能進行。中方是不著急的,而美方則是想要在談判前,找到新的籌碼,以在下一次談判中,逼迫中方作出讓步。在意識到過去單打獨斗的方式,無法對華形成足夠壓力后,特朗普找到了新的辦法,那就是依靠美國的同盟體系,聯合盟友共同對華施壓。
據觀察者網報道,近期的G7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上,美財長貝森特想和歐盟討論聯合對華加稅的議題。隨后,就有媒體報道稱,歐盟、英國以及日本正在討論取消中國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在如此敏感的時間節點,他們這么做顯然與美國脫不了干系。
但特朗普這套新打法能夠奏效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G7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結束后的聯合聲明中,不僅沒有提及聯合對華加稅的事,甚至連貿易二字都沒怎么提。說明G7在貿易問題上的分歧依舊很大,其余成員國不肯全方位的配合美國,在貿易問題上對華發難。
一方面,中方早就有言在先,誰要是配合美國限制與中方的經貿往來,損害了中方的合法權益,中方絕不會置之不理。特朗普能夠加關稅,中方手中也不缺反制手段。對這些國家來說,得罪任何一方的代價都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
所以在討論取消中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的同時,歐盟還傳遞出了積極信號,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德國總理默茨,先后打通中方電話,強調要強化與中方的經貿合作。此前歐盟高官也曾明確表示,美歐之間的關稅談判,與中歐關系無關。雖然這句話不能全信,但也至少說明歐盟不敢全方位的倒向美國,仍然忌憚配合美國對華施壓的后果。
另一方面,中美關稅戰的結果,各方都看在眼里,特朗普看著陣仗大、氣勢足,但最終還是主動找中方談判,取消或暫緩執行4月2日之后加征的高額關稅。這難免會讓美國的盟友擔心,要是他們配合美國對華加稅了,最后美國徹底妥協了,他們該如何面對中國。要知道,美國可以靠著自己仍然強大的實力,不至于輸的太難看,但他們如果被中方反制,到時候又能拿什么來和中方談。所以大多數國家的心態,其實和以前一樣,不愿選邊站,至少在中美分出勝負之前,都不想當出頭鳥。
事實上,特朗普在對盟友揮下關稅大棒后,再想著抱團對華施壓已經晚了。在貿易問題上,特朗普政府已經站在了世界的對立面,即便大多數國家不敢站出來公開批評美國,但他們心中必然是有怨氣的。如今中國能夠扛起多邊主義的大旗,讓美國作出妥協,這種情況下他們又能有多少意愿幫美國對付中國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下半年的G20峰會,特朗普已經決定不參加。這其中的原因,恐怕不僅僅是和南非政府有著矛盾。特朗普政府應該清楚,在這樣的多邊平臺,中方一定會團結所有對象,批評美方的貿易霸凌,到時候美方的處境會非常難堪。與其丟了面子,還不如干脆不去。畢竟連G7國家都不肯給美國面子,更何況G20這樣的多邊平臺。
而特朗普選擇不去,也相當于主動放棄了與中方見面的機會。就目前中美關系的緊張氛圍,特朗普想要訪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通過多邊峰會的機會見上一面更加現實。拜登時期,中美最高層級的會晤,都是在G20這類多邊平臺實現的。
當然了,我們有著足夠的戰略定力,現在需要做的是穩住基本盤,尤其是與關鍵貿易伙伴的合作,確保外貿大局不受影響。只要做到了這點,特朗普再怎么折騰都是沒有意義的,不能與中方見面,損失最大的一定是美方,而不是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