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汽車圈的恒大,已經出現了,只不過還沒爆?!?/p>
這話不是誰都敢說的,但魏建軍敢。
敢說是一回事,說得靠不靠譜,又是另一回事。
魏建軍這番言論,最近在行業內又炸開了鍋。
有媒體說他是在唱空電動車,
其實他不是反對新能源,
而是看不慣有些企業拿電動車當融資工具,
拿政策補貼當提款機。
簡單點說就是造車是假,圈錢是真。
現在有些新勢力車企,市值動不動千億,
股票漲得比銷量還快。
賣一輛車虧一兩萬,全靠資本輸血維持運轉,
說白了這哪是做生意,這是玩擊鼓傳花。
魏建軍擔心的不是電動車本身的問題,
而是這些企業一旦“恒大化”,玩崩了,
誰來擦屁股?是政府,
是行業,是那些真正想踏踏實實搞技術的人。
更離譜的是,一些企業早就在財報里露了端倪。
研發投入看著不少,其實大半都資本化了,
真拿去搞技術研發的沒多少。
裁員,拖欠供應商賬款,大幅裁縮海外布局等等,
這還不是“恒大式危機”的前奏嗎?
當年恒大也不是一夜之間塌的,
前期多少人喊“恒大是中國房企之光”,最后怎么樣?
而這時候魏建軍跳出來說我們愿意出錢搞審計,
表面上是為行業健康,實際上是打臉同行。
但問題來了,長城出錢搞審計,
這審計還有多少獨立性。
你說人家虛火,人家也能說你心態不行。
到底誰虧得多?誰能持續賺錢?
這個事,不是靠幾句口號就能蓋過去的。
現在的新能源圈,浮躁氣息確實濃了點。
動不動講估值,講IPO,講什么千萬輛戰略,
幾乎沒人再關心到底能不能持續盈利,
服務做得好不好,用戶能不能滿意。
行業已經從卷技術,卷價格,
轉到卷故事,卷想象力。
你不講點天花亂墜的未來,資本根本不搭理你。
所以魏建軍的話,不管你認不認,
聽一聽還是有必要的。
我們不怕有人唱反調,就怕全行業一窩蜂,
一拍腦袋,把未來都賭在一個方向上。
等到最后有些企業真爆了雷,哭也來不及。
要真成了“汽車版恒大”,這鍋全行業恐怕都得背。
就這個話題歡迎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咱們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