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只是動一動嘴皮子,全世界都開始撿漏了!
5月22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突然甩出一記“暴擊”:以“反猶主義”和“不配合調查”為由,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質,要求6800名在校留學生要么轉學,要么提交過去五年的抗議記錄。
消息一出,全球教育圈炸了鍋——這哪是制裁哈佛?分明是給競爭對手“空投學霸大禮包”啊!
果然,24小時后,中國香港科技大學第一個跳出來“接餡餅”。
港科大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并承諾無條件接收哈佛轉學生!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等知名院校也火速宣布要接收這些“落難”的哈佛國際生,不但成立了專責招生團隊,給符合條件的轉學生提供獎學金等全方位支持,助力他們快速完成轉學流程,甚至還搞了個專責隊伍去搞定國際生的簽證問題。
也就是說,在特朗普喊出要驅逐國際生的那一刻起,香港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拎包入學”的一條龍服務了。學分照認、簽證包辦,連宿舍床位都提前騰好了。
這一系列措施下來,怎么感覺特朗普像是被這些高校擺了一道似的?
相比之下,澳門就比香港手慢了一步。
不過倒是給人一種高度重視的感覺。
在特朗普發聲后,澳門緊隨香港之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親自下場,鼓勵澳門高校留意最新情況,為受影響的學生提供轉學便利及協助。但也為各大高校提供了相對較大的裁策權,具體措施將由各高校按實際情況訂定。
歐洲人這次也沒端著。
德國文化部長克拉拉·蓋維茨(Clara Geywitz)25日直接放話:“哈佛要是愿意,我們給建個‘流亡分校’!”這話可不是口嗨。德國《明鏡周刊》扒出,柏林市政府已經劃撥了一片緊鄰洪堡大學的空地,連施工隊都聯系好了。
更狠的是歐盟——特朗普早在5月2日宣布將剝奪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之后,歐盟就宣布要砸5億歐元投資,高調宣布招攬科研人員“棄美投歐”,明擺著告訴美國學生:“帶課題來,我們打錢!”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特朗普的“后續輸出”。
他不但不反思自己的決定帶來的后果,反而還嘲諷地說“好多哈佛學生連2+2都不會算!”這話直接把MIT數學教授看樂了。老特不但高調暗示留學生是麻煩制造者,甚至還表示未來可能會將哈佛的禁令推廣到其他大學。
這對美國本土主義者來說,確實很是振奮人心很提氣,但他們卻忽略了最本質的問題。
特朗普以為在打擊“不聽話”的大學,實際上這么一整,已經直接動搖了美國學術霸權的根基。根據哈佛大學2025年財報,其6,830名國際生每年貢獻超4億美元學費,若計入消費與捐贈則高達5.7億美元。
也就是說,國際生的各種消費恰是維持哈佛運行的最大引擎之一,國際生被全部驅趕之后,哈佛的排名不說一落千丈,也得狂跌不止。看過新世紀“四大名著”的人都知道,美國的霸權是包括學術霸權的,很多精神美國人就是通過吹噓哈佛等美國高校來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而美國各大名校的排名更是他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資本,
“你清華北大什么玩意?國際排名這么低,也配和哈佛比?”這樣的話術相信大家一定不少見。特朗普這么一番操作之后,精神美國人們的最后一道吹噓資本恐怕也要沒了。
所以特朗普政府這一系列操作,無疑是自毀長城,當然,我們喜聞樂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