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達成關稅協議后,特朗普演講時突然說出了“統一”這個詞,特朗普原話是:如果中國愿意“開放市場”,對中美兩國都是很棒的消息,也對“統一”與“和平”很棒。
“統一”這個詞從特朗普嘴里說出來,就多了幾分意思,關于臺灣問題,外界就對特朗普的態度多了幾分猜想。
特朗普的話一定不是口無遮攔,之所以這么說,目的很明顯,是為下一階段中美經貿談判做鋪墊,臺灣問題極有可能被拿來當談判籌碼,和中國大陸交換經濟利益。
民進黨當局被這一句話嚇的睡不著,趕緊讓所謂的外事部門聯系美國,請求美國國務院給個解釋,大哥怎么可能會給孫子做解釋,不用猜,就是字面意思。
賴清德當然焦慮,為了避免被斬首行動執行,他也要給自己留后路。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5月17號,賴清德在一個播客頻道聊到兩岸問題。他作了個比喻,大陸是家大公司,臺灣地區是家小公司,大公司要吞并小公司,吞并條件得大公司提出來,不能說吞就吞了。這是島民“無法接受的”。
小賴的比喻明顯非常不恰當,公司無論大小,都是公司,那“兩個公司”,其實就是變相的“兩國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沒有兩個“公司”。用這種論調想向大陸要條件。把所謂的“主權”像談生意一樣討價還價的談。
乍一聽,好像賴清德松了口,沒把統一的路完全堵死,還把球踢給了大陸。但實際上,這就是他的“拖字訣”和“甩鍋計”。他心里清楚得很,不管大陸開出啥條件,他都能挑出毛病拒絕。他提的那些“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方式”之類的前提條件,就是給談判設了個幾乎跨不過去的坎兒。說白了,他就是披著“開放”的羊皮,骨子里還是那顆頑固的“臺獨”心。賴清德這么說,其實也是因為他壓力太大了。大陸的軍事壓力和促統決心越來越強。
最近國際形勢變化很大:美國在中美貿易戰中釋放緩和信號,特朗普突然提到“兩岸統一”,中國武器在印巴沖突中展現強大實力。這些變化讓賴清德慌了神,生怕被美國拋棄。所以他在就職一周年這個時間點拋出“并購說”,就是想見機行事,給自己的“臺獨”形象洗白。
關于兩岸問題,特朗普的態度并不重要,也不會影響我們實現祖國統一的決心。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任何企圖分裂國家的行為都不會得逞,兩岸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誰也阻擋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