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陽一礦機電工區綜機隊的高空舞臺上,有一位被大家親切稱為天車“空姐”的女工——馬玉微。她的工作場所在十幾米的高空,仿佛在云端穿梭,每分每秒都容不得絲毫懈怠,需要高度專注。
她又似“大力水手”,憑借精湛技藝,能輕松移動幾十公斤、幾噸乃至幾十噸的重物,精準完成一次又一次吊運任務,用“快準穩”的業務能力書寫著職業傳奇。
2017年,她在陽煤集團職工技術技能競賽天車工項目中勇奪第一;2021年,在華陽集團職工技術技能競賽天車工項目中榮獲第五名,還被授予“首席員工”“勞動模范”“優秀技術能手”等多項榮譽稱號,成為行業標桿。
回憶起與天車的初次相遇,馬玉微眼中泛起漣漪。她笑言,初見廠房內的吊車,只覺威武壯觀,可當踏上爬向天車的樓梯時,內心的恐懼如潮水般涌來。四五層樓的高度,懸空而立,往下看仿佛深淵,雙腿不受控制地顫抖,上下樓梯都得緊緊攥住欄桿,生怕一松手就會墜落。但對工作的熱愛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克服恐懼的道路。隨著時光流轉,她在與天車的朝夕相處中,逐漸熟悉了這個高度,用執著和汗水練就了一身精湛技藝,讓恐懼化作了云端的勇氣。
作為班組職工的杰出典范,馬玉微將天車駕駛間視為自己的第二個家。每次工作前,她總會提前半小時來到崗位,精心試車,對天車的各項設施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就像呵護一位親密的伙伴,確保其以最佳狀態迎接工作挑戰。
在不足三平方米的駕駛室里,她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目光緊緊鎖定吊鉤,手不離操作桿,精準把握吊鉤的下落高度和運行速度,讓天車平穩地上升、前進、后退,在固定軌道上如行云流水般穿梭。高度集中的精神、精準高效的技術,再加上與地面工作人員的默契協作,共同勾勒出一幅幅精彩絕倫的工作畫卷。
天車司機這一特殊工種,要求從業者具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停車要穩,起落均速”的高超操作手法。馬玉微在日積月累的鍛煉中,在師傅的耐心教導下,不斷探索如何將特殊的“乘客”平穩送達指定區域。經過無數次的實踐與思考,她總結出“眼看、耳聽、腦想、心靜、手動”的“人機一體”操作技巧。這些技巧如同精密的儀器,不僅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像一層堅固的安全屏障,確保了操作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讓高空作業如履平地。
在15米的高空駕駛龍門吊時,警示鈴的聲音此起彼伏,那是馬玉微在不斷提示地面人員注意避讓吊運配件。她常說:“操縱天車沒有捷徑可走,起吊要穩,判斷距離要準,整體效率要高,這活兒就像在高空‘繡花’,精細得很,半點馬虎不得。”每一次起吊、每一次移動,都是對技藝的考驗,更是對責任的堅守。
機電工區黨總支書記張鵬舉這樣評價:“天車女工在車間設備安裝、更換、檢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馬玉微用天車女工的樸素情懷和堅毅精神,在平凡崗位上為企業安全生產默默奉獻。她以實干擔當、愛崗拼搏的敬業精神,展現了巾幗不讓須眉的風采,她的事跡如同一股暖流,鼓舞著廣大職工齊心協力,為企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在云端的舞臺上,馬玉微用熱愛編織夢想,用專注鑄就輝煌,用擔當書寫著屬于天車“空姐”的敬業詩篇,讓青春在高空綻放出最絢爛的光彩。
文 / 李東臻 通訊員 于建廷 梁利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