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rights reserved 昨日財經夜讀&潘旭東財經說
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東南亞地區跨境犯罪活動頻發已是公開的秘密。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聯合國報告稱柬埔寨約10萬中國公民被迫參與詐騙活動;泰國警方數據評估,僅2024年約有7.3萬名中國公民從泰國被轉運至緬甸妙瓦底從事電信詐騙。今年初演員王星星失蹤案更是沖上熱搜。
誠然如此,依然有很多中國人前往東南亞各國旅游、學習、工作。即使在我們的朋友圈,也有這樣的朋友,他們說,東南亞哪里不安全了,我們不是回來了嘛。
是的,我們聽到的聲音是安全回國的人,而那些回不來的,卻無法再開口了。
一、網絡詐騙與跨境犯罪:規模化與隱蔽化
自2015年起,中國公民在東南亞實施的跨境網絡詐騙案件激增。據公安部數據,2015-2019年東南亞國家向中國移交的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達3343人,其中2019年單年移交1644人。2020年后,因疫情中斷跨境執法,但2023年數據顯示,中緬聯合行動已抓獲5.3萬名中國籍涉詐人員,緬北電詐園區被列為重點打擊目標。
其詐騙手段也從早期的“冒充公檢法”發展為“殺豬盤”“虛假投資”等高智商犯罪。2023年數據顯示,東南亞地區90%的“殺豬盤”詐騙團伙由中國人組織,受害者主要為國內高凈值人群,涉案金額超千億元。
二、殺害與暴力犯罪:從個體沖突到系統性風險
在眾多暴力犯罪中,以器官販賣(俗稱嘎腰子)和針對性綁架撒票最為血腥,這其中,各國的情況亦有不同。
泰國:中國公民成重點目標
2023-2025年,泰國頻繁發生針對中國公民的綁架案。例如:
2023年3月,曼谷發生多起中國公民被綁架勒索案件,單筆贖金高達500萬泰銖(約100萬元人民幣),涉及4名受害者。2023年5月16日,泰國南部董里府一度假村一名43歲中國商人被刺20余刀身亡,財物被洗劫一空。
2024年泰國曼谷發生多起針對中國游客的“雙重詐騙局”(假綁架真勒索),單案索要贖金最高達500萬元人民幣。
2025年1月,7名中國人在泰國烏汶府遭軍警綁架,贖金總額達350萬泰銖。
印尼、緬甸、柬埔寨的暴力犯罪
2023年印尼巴厘島發生中國情侶被殺案,嫌疑人偽造自殺現場,引發外交交涉;柬埔寨西哈努克市2025年酒店縱火案中,中國籍嫌疑人蓄意縱火致多人傷亡。
2022年,中國公民李某在柬埔寨西港遭綁架,半年內被強制抽血7次,導致全身浮腫、血液幾乎枯竭,最終通過中柬義工隊獲救。類似案例中,O型血受害者因“市場價值高”被頻繁抽血,部分人因器官販賣喪命。
此外,緬甸、柬埔寨邊境地區多次曝光中國公民遭綁架后器官被非法摘除的案件,聯合國報告指出此類犯罪多偽裝為“醫療旅游”。
亞洲綁架之國菲律賓,撕票成常態
而菲律賓針對中國人的綁架撕票案是一樁接著一樁,讓人不寒而栗。2015-2023年,菲律賓發生多起針對華商的綁架案,如2013年蔡某案,綁匪包括現役軍人,案件審理拖延近11年。菲警方統計顯示,華人占綁架受害者的70%。
僅2024年1至5月,菲律賓就連續發生18起綁架及綁架后殺害案,大多涉及中國公民,部分受害者被拋尸荒野,警方懷疑涉及當地黑幫與詐騙集團勾結。如:鄭某在薄荷島被綁,遭勒索300萬元人民幣后被撒票;一名中國女子被勒索26萬元人民幣及豪車,期間遭受虐待;曾先生一家六口在馬尼拉別墅被綁,最終滿門遇害。
2010年8名香港游客在馬尼拉被劫持,也是當年的爆炸性新聞,8人最終遭槍殺,兇手為菲律賓退役警察。最近的一個撕票案是今年3月,中國籍“鋼鐵大王”郭某在菲被綁撒票案。雖然受害者已支付約2700萬天價贖金,但依然被害,此案還在調查中。
湄公河慘案:跨境犯罪的標志性事件
2011年10月,13名中國船員在湄公河遭泰國軍方與緬甸毒梟合謀殺害,尸體被拋入河中。案件推動中老緬泰四國聯合執法機制建立,9名涉案泰國軍人最終被審判。
三、人口販賣與強迫勞動:產業鏈的黑暗角落
電詐并不是看上去只謀財、強迫勞動,還伴隨著性犯罪、人口販賣及地獄極血腥殺戮。在臭名昭著的緬甸妙瓦底等園區,反抗者可能被電擊、活埋或摘取器官。該地區電詐至今仍未根除。
緬甸:電詐園區與器官販賣
緬北地區及妙瓦底長期存在以中國公民為目標的人口販賣網絡。據聯合國2024年報告,全球60%的人口販賣受害者來自亞太地區,其中泰國作為中轉站,每年約7.3萬名中國人被販運至緬甸從事電詐、性交易等活動。聯合國人權辦公室估計,緬甸境內被迫從事詐騙等非法活動的中國公民超12萬人。
泰國:非法勞工與性剝削
2025年泰國勞工部數據顯示,全國清查52.3萬名外籍勞工,其中9189人為中國籍,21人因非法務工被處理。部分中國公民被誘騙至泰從事非法性交易或按摩行業,被迫簽署“賣身契”。
2023年10月泰國警方在曼谷某夜總會查獲237名中國籍涉毒人員,背后關聯非法洗錢及人口販運網絡。由此牽涉出以杜浩為首的華人犯罪集團,涉案資金超44億泰銖(約8.8億人民幣),旗下產業涉及綁架、非法拘禁、電信詐騙等,受害者多為中國公民。
除此之外,柬埔寨西港等地網絡賭博園區長期存在綁架中國公民現象,2023年聯合國報告稱柬埔寨約10萬中國公民被迫參與詐騙活動。
老撾金三角經濟特區、緬甸佤邦等地被曝為詐騙重災區,聯合國估計東南亞每年因詐騙相關犯罪產生的資金達數十億美元,受害者中約30%為中國公民。
四、數據來源與挑戰
多數東南亞國家未公開針對中國公民的犯罪統計,數據多依賴中國警方通報及國際警務合作。例如,2019年東南亞移交的1644名電詐嫌疑人中,僅部分案件公開細節。
而跨國執法與司法壁壘,使案件調查常因證據鏈斷裂、司法管轄權爭議受阻。如湄公河慘案中,泰國軍方初期謊稱“緝毒行動誤殺”,后經中方施壓才移交證據。
很顯然,我們面對的這些數據只是冰山一角,一部分原因是案件因跨國犯罪隱蔽性強、報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幸存者偏差,那些被消失的人已經無法開口。因此,實際受害人數必然高于官方統計。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電信詐騙團伙轉移陣地至迪拜,那里也逐漸成為新的電信詐騙重災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