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快到了,又到了穿短褲、短裙的季節。不過有些賣長褲的商家會說,長褲比短褲更涼快,這是真的嗎?如果夏天穿長褲,要怎么選才能更涼快呢?
絕大部分情況穿短褲更涼快
人體的散熱方式包括熱輻射、熱對流、熱傳導和汗液蒸發。這些散熱方式決定了在絕大部分情況下,短褲比長褲更涼快。
熱輻射是物體以電磁波的方式向外傳遞熱量的過程。
熱對流是熱量通過流動介質(氣體或液體)傳遞的過程,通過熱對流不斷將皮膚表面的熱量帶走。
熱傳導主要發生在皮膚直接與其他物體接觸的時候,比如躺在涼席上,身體表面熱量會傳導到涼席上。
在沒有劇烈運動,環境溫度不是特別高的時候,熱輻射的散熱方式占據主導。但在劇烈運動,或者環境炎熱的情況下,人體的主要散熱方式就成了汗液蒸發。
在運動的時候,如果你想盡可能快地散熱,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穿。
這是因為皮膚直接暴露在空氣中,有利于汗液快速蒸發,會讓人覺得更涼快。而且沒有衣物遮擋,熱輻射,熱對流的效果也更好。所以不需要任何人教,人們也知道要在夏天穿短袖短褲。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特殊情況,區別不大
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環境濕度很高,穿短褲和長褲的區別可能就不那么大了。
2013 年,一項發表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公眾健康》(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雜志上的文章,就研究了在熱帶潮濕環境下,穿長褲和短褲對戶外工作人員的影響。
研究者招募了 15 名戶外市政工人,進行了兩次戶外工作,兩次工作強度都是低強度,戶外環境相差不大。
結果發現,雖然穿短褲時候受試者小腿皮膚溫度確實比穿長褲要低,但是兩次測試中,受試者的核心體溫、體表平均溫都沒有顯著區別。
穿短褲和長褲核心體溫、體表平均溫隨時間變化情況。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2
原因可能是,在熱帶潮濕的環境下(研究期間的濕度在 65%~80%),皮膚汗液蒸發效果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且實驗中的短褲組僅僅比長褲組多露出小腿部位,這些皮膚提供的散熱效果不足以影響核心體溫。再加上受試者的活動量并不是很大,所以出現了這樣的結果。
但如果不是在這種特殊環境下,還是短褲更涼快一些。
穿長褲想涼快,怎么挑?
雖然大部分時候穿短褲更涼快,但有時候我們也不得不穿上長褲,比如在有蚊蟲的地方徒步,或者長時間在戶外工作,還是需要穿長袖長褲避免被咬傷、曬傷。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那有沒有穿起來比較涼快的長褲呢?還真有,不過購買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參數。
1
接觸涼感系數
市面上能看到一些商品說使用了“冰絲”之類的“降溫黑科技”面料。這些面料主要是粘膠纖維、聚酯纖維(滌綸)、聚酰胺纖維(尼龍)等材料制作的,在接觸皮膚的瞬間,以熱傳導的方式將熱量傳遞到衣物中,從而實現冰涼的感覺。
雖然這些“黑科技”并不能長時間持續降溫,但冰涼的觸感確實也會讓人心里覺得涼快不少。在購買這種褲子的時候要注意,僅僅聲稱有“涼感”是不夠的。
在《紡織品 接觸瞬間涼感性能的檢測和評價》(GB/T 35263-2017)中對這類材料的“涼感效果”給出了一個測量指標——接觸涼感系數(qmax)。
這個數值越大,接觸瞬間的涼感越強。一般這個數值需要大于 0.15,所以在選購“涼感”材料的時候,建議看一下是否有相應的檢測報告以及具體的數值。
接觸涼感系數的評價標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3
2
速干性能
很多夏涼褲往往也是和“速干”聯系在一起的。
好的夏涼褲應該有很好的吸濕性,能夠快速將我們皮膚表面產生的汗液吸走。同時又有很好的速干效果,讓吸收的汗液蒸發帶走熱量,對于這種吸濕速干性也是有專門標準的。
在《紡織品 吸濕速干性的評定》就規定了兩種吸濕速干性的評定方法:單項組合試驗法(GB/T 21655.1-2023)和動態水分傳遞法(GB/T 21655.2-2019)。這兩種測試方法都能對衣服材料的吸濕速干性進行評價。
按照單項組合試驗法,測出來的吸濕速干性分為三個等級,Ⅲ級效果最好,I 級最低。
單項組合試驗法吸濕速干性能評級,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4
如果采用的是動態水分傳遞法,性能指標則被分為 5 級,其中 5 級最好,1 級最差。
動態水分傳遞法吸濕速干性能評級,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5
在“夏涼褲”“速干褲”產品上,如果標注“吸濕速干性”“吸濕排汗性”,需要動態水分傳遞法中的性能指標評級不低于 3 級。
選購時候注意看商家的宣傳頁面上是否有相應的檢測報告。
如果標注“吸濕速干性”和“吸濕排汗性”,相應的指標要求,圖片來源:參考資料 5
3
寬松和透氣性
有些人可能會關注褲子的顏色,認為夏天穿淺色系的更不容易吸熱,更涼快。但其實,相比于顏色,寬松程度更重要。
1980 年發表在《自然》雜志(Nature)上的一篇文章,就研究了長期生活在沙漠地區的貝都因人,他們穿的長袍就是黑色的。研究者發現,穿黑色、白色長袍在太陽下對人體溫度的影響并不大。
雖然黑色長袍確實更容易吸熱,表面溫度比白色長袍高出 6 攝氏度,但是傳遞到體表的熱量并不會有太大變化。這是因為黑色的長袍內部會形成更強的對流效應,袍內熱空氣上升逸出,寬大的袍底吸入空氣,不斷幫人體降溫。
袍子表面的溫度并不影響體表溫度,圖片來源,參考資料6
雖然我們大部分人并不生活在那樣極端炎熱的地區,但這個結論對我們穿衣服也有一定啟發。相比于顏色,寬松更重要。寬松的衣物有利于空氣進入,加強空氣對流,帶走熱量,同時也有利于汗液的蒸發。
當然了,長褲、長裙和長袍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畢竟長褲長裙在腰上有封口,空氣通透性不如貝都因人的長袍,所以除了寬松,也需要注意透氣性。
透氣性一般使用的是透氣率指標,但和前面的吸濕速干性、涼感效果不同的是,透氣率并沒有一個具體的下限,所以夏涼褲商品很少會直接將透氣率標注出來,還是需要拿到之后手動感受一下。
4
防曬
普通材料的衣物在太陽下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曬效果,但是如果想要有更好的防紫外線效果,還是需要購買有紫外線防護性能測試報告的。
在《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GB/T 18830-2009)標準中有明確的防紫外線效果測試流程。
并且也說明了,紫外線防護系數 UPF 大于 40,紫外線的光譜透射比平均值 T(UVA)AV小于 5%,才可以稱為防紫外線產品。如果長時間在戶外,建議選擇 UPF 在 40 以上,并且帶有相應檢測報告的長褲。
《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中對“防紫外線產品”的要求,圖片來源:參考資料7
總之,只要不是濕熱的“桑拿天”,短褲、短裙肯定是比長褲要涼快的。如果想穿長褲又想相對涼快一些,可以選擇接觸涼感系數高于 0.15、吸濕速干性級別高于3級、寬松透氣,防紫外線系數大于 40 的褲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性能參數會隨著衣物的洗滌有所衰減,有些商家會提供多次洗滌之后這些參數的檢測報告,如果有這種報告,當然也是更加分啦。
參考文獻
[1]https://www.npr.org/2012/07/25/157302810/summer-science-clothes-keep-you-cool-more-or-less
[2]Sinclair W H, Brownsberger J C. Wearing long pants while working outdoors in the tropics does not yield higher body temperatures[J].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3, 37(1): 70-75.
[3]《紡織品 接觸瞬間涼感性能的檢測和評價》(GB/T 35263-2017)
[4]《紡織品 吸濕速干性的評定 第1部分:單項組合試驗法》(GB/T 21655.1-2023)
[5]《紡織品 吸濕速干性的評定 第2部分:動態水分傳遞法》(GB/T 21655.2-2019)
[6] Shkolnik A, Taylor C R, Finch V, et al. Why do Bedouins wear black robes in hot deserts?[J]. Nature, 1980, 283(5745): 373-375.
[7] 《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GB/T 18830-2009)
策劃制作
作者丨科學邊角料 科普創作者
審核丨孫明軒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授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策劃丨林林
責編丨甄曦
審校丨徐來、林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