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貴州文旅的一場“城市之聲”在深圳文博會上奏響。貴陽路邊音樂會在深圳文博會新品發布廳舉辦“貴陽路邊音樂會暨‘跟著歌聲游貴州’新品發布會”,以一場融合聲音、文化與城市氣質的發布,開啟一段以音樂激活旅游記憶、以內容賦能文旅品牌的新旅程。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區域文旅推介。有著爽爽貴陽愛樂之城之稱的貴陽市,率先在“廣電+文旅”融合中試圖跳出傳統節慶營銷的路徑依賴,用一場自帶流量的“城市IP”輸出,構建內容驅動的新型文旅消費場景。
爽爽貴陽:在“避暑”之外尋找城市文旅的第二增長曲線
在貴陽城市推介部分,“爽爽貴陽”不僅是一句氣候標簽,更逐漸成為貴陽城市文旅的核心認知符號,貴陽正將“爽爽”這一氣候意象轉譯為“輕生活”“慢節奏”“高幸福感”的城市性格。通過貴陽路邊音樂會、城市漫步計劃等文化場景的系統部署,貴陽正在讓“城市溫度”變為旅客可沉浸、可分享、可傳播的文化消費內容。從“資源依賴型文旅”的路徑依賴,走向“文化驅動型城市更新”的文旅2.0階段,用內容與體驗,真正讓一座城成為人的情感目的地。”
貴陽舉辦路邊音樂會:打造城市文化新樣本
活動現場,一段精彩的文旅推介直擊核心:貴陽如何將城市文化生活轉化為文旅產品?從路邊音樂會到“城市里無處不在的舞臺”,貴陽路邊音樂會已經從城市美學實驗,演變為文旅產業的一部分。“把人留在城市里,也讓游客愿意走進城市。”這是貴陽試圖回答的命題。音樂不只是表演,更是引導人流、沉淀記憶、喚醒消費的媒介。
“百城百媒”協作體系落地:從內容聯盟到市場協同
發布會上,另一項重要內容——“百城百媒”文旅協作體系正式成立。不同于以往的區域文旅抱團,此次協作體強調“內容共建、渠道共融、平臺共享”,將廣電傳媒的內容生產優勢與文旅企業的場景構建能力相結合,試圖搭建一個以內容為牽引、以傳播為抓手的文旅協同創新平臺。協作體啟動環節并不喧囂,卻有深意:點亮的不是一段視頻,而是區域聯動的未來路徑。一位參與機構代表表示,“這不是簡單的資源互換,而是開始探索文旅跨界的長效機制。”
“跟著歌聲游貴州”:音樂引路的文化旅程
作為協作體首批啟動項目之一,“跟著歌聲游貴州”以城市演藝為切口,將線下音樂表演、文旅場景體驗與媒體傳播形成閉環。貴陽計劃在廣場、景區、鄉村、社區、商圈等多場景植入“路邊音樂會”,構建“移動的貴州文化印象”。此次發布不僅僅是品牌亮相,更有實質性動作。現場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該項目在深圳完成首次市場化落地。這場圍繞“音樂+文旅”的產業嘗試,被外界視為貴州文化出圈、旅游破圈的一個縮影。
地方縣域上臺亮相,文旅破圈走向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貴陽路邊音樂會的縣域文旅產業合作伙伴之一,來自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三穗縣的代表,也在此次發布會上進行了該縣文商旅新品的發布。不同于大城市資源密集的打法,三穗帶來的,是以非遺、生態和產業融合為核心的鄉村旅游實踐樣本。鴨業、竹編、民族工藝,這些頗具地域性的元素正在被重新定義、再包裝,以適配市場需求。在深圳這樣一個消費與創意匯聚的城市,三穗的“地方表達”顯得格外鮮明。它代表了貴州在推進文旅融合時的多層級探索,不只于中心城市發聲,更注重縣域經濟、傳統技藝的轉化路徑。
讓文化流動起來,讓旅游沉淀下去
此次貴陽路邊音樂會新品在深圳發布,不只是一次舞臺呈現,而是一次“文化產品走出去”的戰略試水。它代表著一個趨勢:文化與旅游的結合,不再僅靠資源稟賦說話,而是依靠內容驅動、體驗創新、產業協同。貴州文旅,正在從“請你來看看”轉向“愿你常來常往”;而貴陽路邊音樂會,也許正是打通這一通道的關鍵音符。
編輯/吳盡 何冰雪 責編/楊青青 審核/鄺亞航 終審/謝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