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3.0談判大功告成之際,菲律賓在中國南海不老實了,又搞出了聲響。
根據中國海警局發布的消息,21日當天,菲律賓兩艘公務船在鐵線礁周邊海域活動,其間試圖借機非法闖入我國領海范圍,并登上了鐵線礁。中國海警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果斷采取行動,處置措施并不局限于使用水炮進行警示與驅離。在現場處置過程中,雙方船只發生了碰撞。
自今年1月起,菲律賓方面便蠢蠢欲動,妄圖再次上演去年非法登上鐵線礁的鬧劇。1月24日當天,菲律賓3003號船企圖強行登陸鐵線礁,不過這一非法行徑被中國海警船及時制止,最終未能得逞。
4月27日,菲律賓方面再度派遣6名人員非法登上鐵線礁進行活動。對此,中國海警迅速響應,依法登上鐵線礁進行查證工作。在查證過程中,海警人員使用金屬探測器對礁上區域進行掃描,以確認菲方是否放置了電子設備,并對菲方遺留的垃圾進行了清理與撿拾。
5月21日,菲律賓3002號和3003號公務船非法侵入我國渚碧礁、鐵線礁附近海域,并妄圖組織人員非法登上鐵線礁開展活動。
中國海警迅速響應,以21559號海警船為主力的編隊立即對菲方船只實施航路管制。
在執法過程中,菲方3002號船無視中方多次嚴正警告,危險靠近21559艇,還企圖攔截我方航路。面對菲方的挑釁,中方海警果斷采取措施,使用水炮對其進行驅離。
從菲方公布的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菲律賓公務船上的船員被水炮沖擊得驚慌失措,不斷用不太流利的英語向中方喊話,但海警21559艇不為所動,持續以水炮進行執法。
事后,菲律賓漁業和水產資源局宣稱,3002號公務船左舷船頭和煙囪受損,甚至有一名船員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該局還強調,這是中方首次在中業島附近對菲方船只使用水炮,且執法力度較大。
此次沖突是繼去年6月中菲在仁愛礁發生“以德斧人”事件后,菲律賓在經歷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期后,再次挑起的沖突,且此次沖突地點轉移至另一處島礁。
或許有人會好奇,鐵線礁究竟處于什么位置?為何前些年鮮少聽聞?
鐵線礁屬于中國南沙群島的組成部分,它地處中業群礁的西部,是三個呈東北 - 西南走向排列的珊瑚礁的統稱。特殊的地理形態決定了其水文特征:漲潮時,鐵線礁會被海水完全淹沒;退潮時,又會露出水面。其礁盤中間位置距離被菲律賓非法占領的中業島有3.5海里,距離中國的渚碧礁則是9.3海里。
由此可見,鐵線礁地理位置頗為重要。其坐落于渚碧礁與中業島之間,且二者距離極近,在適宜條件下甚至可以肉眼相互望見。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規定,鐵線礁屬于永久高于水面的巖礁類型,依法享有從岸邊基線起算 12 海里的領海范圍。
菲律賓方面擔憂,一旦中國掌控了鐵線礁,該礁極有可能轉變為威脅中業島的前沿陣地。中業島作為南沙群島中的第二大天然島嶼,面積約為0.4平方公里,1946 年,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依據相關法律,正式接收了南沙群島的各個島礁,中業島也包含在內。此后中業島便在中國臺灣海軍的管控之下,并有臺軍駐扎防守。
1971年7月29日,也就是中業島被侵占后的第10天,臺灣海軍一支由太湖、太康及中肅號戰車登陸艦組成的海軍支隊到達中業島,發現菲律賓正在源源不斷的向中業島上運送物資和人員,支隊長郝德云上校下令艦炮準備開炮 ,一小時內將菲軍全部殲滅,但卻忽然接到命令:不挑戰,部隊轉運太平島。菲律賓輕松取得了中業島的控制權。從此成為菲律賓在南沙非法占領的最大島嶼。
依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7月,中業島上尚有194名居民在此生活。盡管實際人口數量或許會因各類因素產生變化,但這一數據確實能夠反映出當時島上的人口實際情況。
中業島是南沙群島中面積位居第二的自然島嶼,具備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與價值。但令人遺憾的是,該島當下正被菲律賓非法侵占。
我國一直沒有忘記中業島被侵占的恥辱,時刻想著收復!于是在在中業島附近精心挑選了島礁條件極為優越的暗礁——渚碧礁,并在此進駐。彼時,守礁人員僅在簡陋的高腳屋中堅守,這一守便是數十年,默默等待局勢出現轉機。
2015年1月26日,中國大陸敏銳捕捉到有利時機,果斷開啟在渚碧礁的填海造陸工程。歷經半年多的不懈努力,一座永久陸地面積達4.3平方公里的大型島嶼——南沙渚碧島,在渚碧礁上拔地而起。
填海造陸工程圓滿結束后,中國在渚碧島上進行了科學規劃與精心建設,打造出了南海諸島中規格首屈一指的機場。該機場跑道長度達3250米,寬度為60米,還合理預留了滑行道和綠化帶。
在中業島與渚碧礁這一敏感海域,中菲雙方時常處于相互博弈的狀態。例如,菲律賓曾派遣飛機抵近渚碧礁,對中國在該礁上的建筑設施進行近距離拍攝,面對這一挑釁行為,中國守軍果斷發射照明彈予以驅離。菲律賓還在中業島推進擴建工程,而中國則迅速做出反應,出動近 100 艘漁船、海警船以及軍艦,分三層將中業島周邊海域嚴密包圍。
讓我們回到鐵線礁這一話題上來。
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省、菲律賓以及越南均宣稱對鐵線礁擁有主權。不過,在數年前,該礁石周邊局勢尚算平穩。中國一貫秉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來處理此類問題。
時間回溯到2017年,菲律賓率先在鐵線礁上搭建簡易的漁民小屋。對此,中國迅速作出反應,派遣大量船只前往該區域,成功將菲律賓船只全部驅離,使其無法再靠近鐵線礁。此后,菲律賓時任總統杜特爾特下令拆除這些漁民小屋,這一事件使得局勢得以緩和。此事卻成了菲律賓國內部分人至今仍在網絡上攻擊杜特爾特對中國“妥協”的口實。
2024年3月21日菲總統換為小馬科斯后,菲律賓無視中方警告,派34人非法登上鐵線礁,中方海警隨即登礁對峙,這是中菲南海沖突中首次出現人員登礁對峙,此舉徹底拉開鐵線礁爭奪。當時雙方欲登礁插旗,為避免沖突升級如314赤瓜礁海戰,中方在鐵線礁附近至少部署15艘艦船,由5204號海警船帶領圍住菲方船只,天上直-8直升機低空盤旋警戒。
5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回應了美國駐菲律賓大使羅玫凱關于中國海警船在鐵線礁執法的指責。
羅玫凱指責中國海警船對菲非軍事任務采取“侵略性行動”,威脅生命及地區穩定。
毛寧表示,中國海警已就此事發表談話并公布視頻,指出菲方多次非法登臨鐵線礁,侵犯中國主權,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方為維護主權采取必要措施正當合法,要求菲方立即停止侵權挑釁,警告美方勿在南海問題上挑事。
從戰略視角審視,鐵線礁此次事件絕非尋常。鐵線礁地理位置特殊,與仁愛礁相距不遠,堪稱南海“灰色地帶博弈”中的關鍵要沖。倘若菲律賓在此處再次成功放置一艘船只,極有可能將其改造成軍事哨所。一旦這種局面形成,我們后續清理的難度和成本都將大幅增加。
鑒于此,中國海警此次行動極為果決。除了運用水炮這一有力手段外,還采取了一系列涵蓋“攔截、驅離、示警”的完整應對措施。這并非簡單的驅趕行為,而是在提前明確宣示:“鐵線礁是絕不能觸碰的紅線,任何試圖突破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回擊。”
這一事件也引發了一個更為深刻的思考。在南海問題上,是時候展開“清賬”行動了。
“先控制鐵線礁,再拿下中業島”。
鐵線礁事件或許僅僅是個開端。倘若菲律賓仍妄圖在南海興風作浪,那么中方不排除在某次軍事演習中,順勢收回其搭建的“舞臺”,徹底終結其無理行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