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很多時候代表著希望,而對一個絕癥患者的人來說,希望比黃金更珍貴。
最近,關于演員朱媛媛去世的討論再次被推上熱搜。
有“知情人”爆料稱,她因信佛而“拒絕激進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入殮師描述其遺容“消瘦但安詳”,引發網友激烈爭論——“信佛是否耽誤了她的治療?”
信佛的起源
朱媛媛的信佛之路,始于2020年確診癌癥的那一刻。
據其佛教師父透露,她最初接觸佛法,是因為病痛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
“她問我,為什么是自己?該怎么面對死亡?”
師父回憶道。在病床上,朱媛媛開始每日誦經、佩戴佛珠,并拜北京潭柘寺的一位高僧為師,正式成為佛教徒。
更虐心的是,她在患癌的初期,還在扮演著一個癌癥患者的母親,甚至連她的青島老鄉黃曉明都不知道,笑意盈盈的她背后,正在經歷著什么樣的病痛。
沒人知道,初期抗癌的她,心里面對什么樣的斗爭,也許電影中的臺詞也正是她的心聲吧,
她的信仰并非盲目的。 聊天記錄顯示,她曾對師父說:“我知道醫學是根本,但念經能讓我心里踏實。”
甚至在病情穩定時,她還計劃“康復后去西藏轉山祈福”,可惜最終未能如愿。
治療從未停止:醫生親證“她比誰都配合”
面對網絡上的“消極治療”傳言,朱媛媛的主治醫生劉海鷹明確回應:“她是我見過最堅強的患者之一,5年來從未中斷治療。”
朱媛媛的抗癌之路走得并不輕松。醫生回憶,那些化療和靶向藥的治療方案,她一次都沒落下。惡心、脫發、渾身疼痛,這些折磨人的副作用她全都咬牙扛了下來。最難受的時候,她連起床都費勁,可到了治療日,還是會準時出現在醫院。
她住的始終是普通病房。有人說這是"放棄治療",但家人道出了實情:朱媛媛覺得普通病房反而更自在,護士們就在身邊,隨時能照應。
這個在熒幕上光鮮亮麗的女演員,私下里最討厭搞特殊化,連生病都不愿麻煩別人。
更讓人動容的是,即便在病痛纏身的日子里,她還在悄悄幫助其他病友。沒人知道具體捐了多少錢,但醫護人員說,光是他們知道的就有幾十萬。
醫院組織的抗癌活動,只要身體允許,她都會參加。這樣一個堅強又溫暖的人,怎么可能是"消極治療"呢?
“信仰是她的安慰劑,但絕不是替代品。” 醫生強調,朱媛媛始終清醒認知醫學的重要性,信佛只是輔助她保持樂觀。
遺容消瘦的真相
之所以她的信仰引起軒然大波,是因為她的入殮師提到了朱媛媛“遺容消瘦”,
這本是癌癥晚期患者的常見狀態,卻被一部分人曲解為“治療不力”。
事實上,她的消瘦是疾病發展的必然結果。家屬透露,直到生命最后幾天,她仍在接受營養支持治療,“她不是放棄,而是身體真的撐不住了。”
而遺容的“安詳”,恰恰印證了佛教信仰帶給她的平靜——面對死亡,她沒有恐懼,只有釋然。
網友熱議:尊重選擇,拒絕誤解
事件發酵后,網友觀點兩極分化:
批評者認為:“念佛能治癌?太迷信了!”
支持者認為:“信仰是個人自由,信佛求得內心的平靜,她才能堅持治療到最后一刻。”
但更多理性聲音認為:癌癥患者的治療本就是身心雙重戰役。
朱媛媛用醫學對抗病魔,用信仰對抗絕望,何錯之有呢?與其爭論“該不該信佛”,不如尊重每位患者的選擇。
她只是以她的方式,戰斗到了最后
朱媛媛的故事,不該被簡化為“信佛誤治病”的獵奇八卦。她是一個在絕境中既相信科學,又尋求心靈出口的普通人。
正如她師父所說:“醫學救身體,佛法救心靈。”兩者從不對立,而是共同支撐她走完5年抗癌路。
或許,這才是最值得記住的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