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疆和田市阿克恰勒鄉把培育發展壯大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因地制宜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大力發展畜牧養殖,讓村民在家門口端穩就業、鼓起增收“錢袋”,讓養殖產業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把“金鑰匙”。
5月20日,記者走進阿克恰勒鄉托甫恰村村民麥提托合提·阿卜力克木的牛圈里看到,近百頭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肉牛正悠閑進食。麥提托合提穿梭在牛羊圈間,忙著添草、喂料、飲水,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和田市阿克恰勒鄉托甫恰村養殖戶麥提托合提·阿卜力克木說:“以前種地收入不高,現在靠著科學養殖,去年出欄50多頭牛,純利潤就有10萬元左右,今年我打算再擴建牛舍,擴大養殖規模。并帶動我們村的其他村民一起養牛致富。”
為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鼓勵農牧民群眾發展養殖,該村依托到戶獎補項目及“合作社+農戶養殖”的養殖模式,統一提供疫病防控和銷售服務,有效降低養殖風險,使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至2000元。截至目前,該村已形成1個養殖合作社、培育10余戶養殖大戶,帶動周邊農戶共同參與,產業發展活力十足。
和田市阿克恰勒鄉托甫恰村鄉村振興專干尹國偉說:“目前,我們村的養殖業發展得紅紅火火,現有存欄肉牛750頭、肉羊1750只、蛋肉雞1280只。如今,村里的養殖產業不僅讓大伙錢包變鼓,更成了我們邁向鄉村振興的 ‘金鑰匙’ 。”
在阿克塔什村,養殖模式則別具特色。村民阿依努爾?杰力力充分利用當地胡楊林、草地等天然資源,發展和田羊散養產業。200 只和田羊在廣袤的草地上自由覓食野草、灌木,在天然生態環境中茁壯成長。
和田市阿克恰勒鄉阿克塔什村村民阿依努爾·杰力力說:“我們家去年養了200只和田羊,養殖成本低、見效快,政府還會給我們定期培訓,安排專業人員上門指導防疫。我們去年賣了三批羊,收入7萬元左右,銷路不愁,日子過的越來越好了!”
據了解,阿克恰勒鄉依托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精準把握鄉村振興階段的利好政策,把畜牧養殖作為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實現富農增收的特色產業,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活”起來、群眾“富”起來的發展新畫卷。目前,全鄉肉牛存欄3800余頭、肉羊1.2萬只、家禽近8000羽。
和田市阿克恰勒鄉黨委書記王龍說:“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政策引導,積極挖掘、發揮特色養殖業帶頭人示范引領作用,強化養殖大戶輻射帶動產業發展作用,不斷發展壯大特色養殖規模,推動養殖與種植業深度融合發展,力爭三年內實現全鄉特色養殖產業翻番增值,讓畜牧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大產業’,實現‘戶戶有產業、人人有技能、村村能致富’的美好‘錢’景。”(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才讓東主 吳旭慶)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