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5月25日電(馬作鵬)據上海市數據局消息,5月24日,上海首個數字公共服務中心在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揭牌成立,并推出首批服務清單,為企業提供算力和網絡、數據、大模型、軟件、綜合咨詢等數字化“套餐式”服務。
為進一步降低技術與應用門檻,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上海市數據局啟動了數字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上海市數據局介紹,漕河涇開發區公司、上海市社會信用促進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等16家單位成立產業園區全要素服務聯合體,簽署了服務承諾書。據悉,聯合體首批成員單位共計30家,提供的產品和專業服務不僅覆蓋了算力、網絡、高質量數據集、大模型、區塊鏈、基礎開發工具、數字企業出海服務等線上產品,而且也涵蓋了法律、人才培訓、戰略咨詢、政策申報等線下服務。
當天在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布了首批服務清單,包括“新手套餐”和“專業服務”兩個板塊。“新手套餐”可在一定期限內免費向園區企業提供包括每用戶280TFLOPS的算力服務、6TB(200億條)數據資源、1億token大模型生成額度、區塊鏈底座等多款軟件工具,以及5類13項咨詢服務。“專業服務”則在“新手套餐”的基礎上,提供了超過20項增值服務,進一步向企業用戶提供包括跨境網絡、垂類模型、區塊鏈解決方案、智能體應用、出海服務和金融服務等增值服務內容。
上海市數據局表示,上海在國內率先構建數字公共服務體系,旨在面向企業提供高可用、高可信、低門檻、低成本的數字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數據資源、算力設施、人工智能、數字工具、專業服務等內容。
上海將持續推進一批數字公共服務中心落地建設,幫助企業能夠就近、一次性獲取全套服務,大幅降低成本;并針對不同企業需求,提供多種套餐包、基礎服務包、增值服務包,確保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可以找到“低成本、高適配”的數字服務資源;針對企業個性化問題,也將有專業服務團隊為其量身定制產品和服務方案。
在上海市數據局統籌推進下,首批合作機構和首批數字公共服務中心逐漸亮相。5月16日,上海電信發布“智云上海”計劃,與漕河涇、青浦北斗園區、市北高新園區、寶山南大智慧城、馬橋人工智能試驗區等5個園區簽約,投入超2000萬元為園區提供算力、模型、智能體等服務,成為上海首批數字公共服務的合作機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