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嘉誠旗下一民生類地產項目,因鋼筋偷工減料和造假貪污而被香港廉政公署偵破,10人被抓,一時間將李嘉誠又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李家的聲譽和形象,又要經歷一次新的考驗。
波哥注意到,因為,這個項目不一般,是當時林鄭月娥推出的一個惠及民生的住宅類項目,該項目總共6棟樓3000套房子,也是他們口中的面對青年類客群打造的“港人首置盤”(即針對年輕人的首套房項目),有很大的社會意義。
畢竟,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能夠針對年輕人推出這樣的帶有眾多優惠的項目,展示了港府對民生問題的悉心關照。
可是呢,現在,這樣的“黑鋼筋”事件,突然和首先在李嘉誠的項目里面暴雷,確實很讓港府臉上無光。
據廉政公署通報,原來據報案只有一棟樓存在這個情況,可是一調查,把他們的下巴都震掉了,在此項目的6棟樓里面,都存在同樣的問題,什么故意缺鋼筋、鋼筋規格不對、位置不對等,在這個樓盤里普遍存在。
這下把港府氣暈了,在這么重要的項目上,李嘉誠旗下公司都敢這樣瞎搞,那還得了,必須嚴懲不貸,后面就有了廉政公署的“戰鼓”行動。
再后面,房屋署也出面說了,要強化房屋建造的嚴格管理,要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李嘉誠旗下的公司目前基本已經進入他們的黑名單,未來可能會很難再得到港府的加持了。
畢竟,財大氣粗的李嘉誠,連如此重要的民生項目都搞得一團糟,港府和社會公眾還怎么去相信李嘉誠呢?
李超人,曾經說不會賺取最后一個銅板,現在看來,十分的打臉,反而變成了一個極強的諷刺——不留下最后一個銅板。
雖然,表面上看是工程分包商的問題,但其實大家都知道,如果在工程招標上把投標商搞得無甚利潤、以及在施工過程中缺乏有效監管等,這些施工方也大概不會鋌而走險去亂來。
而且,李嘉誠公司的專業管理人員也是天天在現場盯著的,不可能看不出來,那為什么要等到有人舉報后才暴露出來呢?
現在,網上的很多人,都把這個問題歸結到施工方和監理顧問方之間的眉來眼去和行賄受賄,實際上并不十分貼合地產項目工程管理的模式,開發商的現場管理人員,你說他們不知道,很難說得過去。
因為他們每天要巡視與審核圖紙等,另外,李嘉誠公司的此類專業人員你也不要去懷疑他們的專業水平等,因此,把責任完全推到承包商和顧問方兩者身上,似乎也說不過去。
也就是說,在整個的貪腐鏈條上,誰敢說長和實業的員工,就完全是清白無辜的呢?
在這一點上,據廉政公署的通報,應該是給李嘉誠留了一定的面子和空間的,被捕的那10個人并沒有清楚說明他們的身份和所處的具體公司,也沒有講解其中的具體不同人員之間的利益輸送的細節等,而只是闡述了承包商之間的問題,而這些事情,沒有甲方單位監管人員或明或暗的勾兌,單靠顧問單位不可能做得到,這一點,在地產界眾多的腐敗案件中都非常普遍,基本已經是人盡皆知的模式了,懂的都懂。
再說了,花了近50億港幣拿的地,又是港府大力強調的民生類惠民重點項目,李嘉誠們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和相關意義所在,自然,在甲方的工程管理上,肯定也會非常的重視,那么長實集團派出的員工就不會少、必定都是經得起考驗的專業人員,因此,你說這些專業人士,平時長時間內不會覺察和發現那些分包商和顧問公司施工中的那些貓膩,你能說得過去嗎?
如果你這樣想,就是典型的侮辱李嘉誠及其手下專業人士的智商和專業水平等,所以,反過來思考一下,李嘉誠及其長和實業旗下的員工是否參與了其中的腐敗,這還要說嗎?
然而,在港府廉政公署的新聞中,未提及任何跟長和實業集團員工的一鱗半爪,按國內眾多的地產項目類似的眾多的貪腐事件案例來看,確實非常的特立獨行,暫時未披露任何涉及長和實業員工方面的消息,而給李嘉誠保留了很大的面子。
退一萬步講,在此項目工程貪腐的大染缸中,你敢說李嘉誠的手下,潔白得如白蓮花一樣嗎?
港府為什么這樣去披露相關信息?
開始,波哥一直沒有弄明白,也一直在思考港府的真實用意。
因為,這次的行動,有幾個比較大的疑點:
一是,廉政公署高調弄出一個“戰鼓”行動,如果只是簡單的貪腐問題的話,似乎有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嫌疑,畢竟,這樣的事情,在地產界不少,而沒必要煞有介事搞出所謂的“戰鼓”行動吧?
二是,只把貪污的行為解讀為包工頭和監理方的勾結,未提及甲方李嘉誠旗下員工的任何事情,似乎不太符合眾多工程領域方面的腐敗案件的情況,調查的范圍和深度也似乎不那么合符歷史案件的共性和現實,這又是為什么?
三是,廉政公署在通報中,清楚描述了施工過程中眾多鋼筋的位移和減料等嚴重問題,最后卻又說這6棟樓的結構不存在安全風險和只要局部整改即可,頗有點前后矛盾,這又是為啥?
等等
尤其是第一點,連“戰鼓”都推出來了,如果只是按貪腐案件抓幾個人,似乎有點用大炮打蚊子的感覺吧。
因為,在中國文化里面,即使這里的“戰鼓”有一定的比喻等意思,但一般不會隨便拿出來用的,拿出來,就代表著另外的意思了。
“戰鼓”,簡單來說,就是戰場上的大鼓,或戰而鼓之,是行軍的鼓點節奏、是沖鋒,是吶喊等等,由此觀之,如果僅就李嘉誠旗下地產項目的貪腐案件而言,用高能量級和有特殊意義的“戰鼓”一詞來界定和描述,似乎帽子太大,一個地產項目貪污案件的頭,絕對戴不了。
故而,在波哥個人看來,其中的疑慮不少。
因此,港府及其旗下的廉政公署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畢竟,廉政公署如此大張旗鼓地行動,僅僅是要去把一個地產項目的工程貪污案公之于眾嗎?
僅僅是針對李嘉誠旗下的一個小小的地產項目嗎?
絕非如此簡單和潦草。
個中,需要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大家可以去深度揣摩一下。
縱觀近期的相關新聞,以及港府對李嘉誠旗下地產項目的貪腐案件所披露的信息等,最大的疑慮是:
“戰鼓”級行動,與就因“黑鋼筋”貪污案件去抓10個小蝦米,二者之間其中的反差極大,而令業界十分納悶。
事實上,這些皆可歸結為最后一個問題:
5月21日,港府廉政公署的“戰鼓”,到底為誰而鳴?
因為,戰鼓之鳴響,是需要兩根大棒子去敲打,才能發出傳播曠遠的雄渾之聲,那么,敲打和震懾的又是誰呢?
只是一個地產項目工程方面的貪腐案嗎?
只是李嘉誠旗下地產項目的偷工減料的事件嗎?
只是簡單敲打李嘉誠和長和實業嗎?
問題很多,今天就不展開了,請各位大咖自己其思考吧。
今日暫且點到為止,不講多了,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