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政壇炸開了鍋 ——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居然主動給日本首相石破茂打電話!要知道,過去幾十年里,美日關系基本都是日本 “捧著” 美國,安倍晉三時期甚至為了討好特朗普,又是苦練高爾夫又是拉著世界冠軍陪打。可這次特朗普居然 “屈尊” 主動聯系,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咱們得從上個月那場鬧得全球沸沸揚揚的 “對等關稅” 說起。
一、關稅戰打響:美日互掐背后的利益糾葛
時間回到上個月初,特朗普團隊突然宣布啟動 “對等關稅” 政策,號稱要讓所有貿易伙伴 “公平繳稅”。這話聽起來冠冕堂皇,可首當其沖的日本直接被砸了個 “腦瓜子嗡嗡的”—— 作為美國最大海外投資國,日本企業要面臨高達 24% 的額外關稅,汽車、電子等支柱產業瞬間被架在火上烤。
從那以后,美日代表就像菜市場吵架的大媽一樣,每周都要坐下來 “互噴” 一輪。這邊美國說 “必須減少貿易逆差”,那邊日本喊 “關稅太高活不了”。本周五這通電話更有意思 —— 特朗普剛撥通,日本首席談判代表赤澤亮正提著公文包往華盛頓趕,準備參加第三輪談判。45 分鐘的通話里,石破茂上來就 “拍桌子”:“必須重新評估關稅!” 特朗普卻像復讀機一樣:“逆差必須消!” 兩邊火藥味濃得能點把火。
二、日本硬氣了?首相這次為啥敢跟特朗普叫板?
最讓人跌破眼鏡的,是日本這次的態度簡直像換了個人。以前安倍見了特朗普,那叫一個 “低眉順眼”—— 聽說特朗普愛打高爾夫,專門找了世界排名第四的日本選手陪練,生怕總統不高興。可石破茂一上臺就放話:“關稅必須清零,沒得商量!” 哪怕談了一個半月,美國軟硬兼施,他還是咬死不松口。
更絕的是,日本政府這次直接 “攤牌”:“我們和美國就是談不攏!” 不像以前用 “建設性對話” 這種外交黑話糊弄人。有日本媒體調侃:“這屆政府終于學會說‘不’了。” 背后原因很簡單:日本企業被關稅整得太慘,老百姓怨聲載道,石破茂要是再當 “軟柿子”,選票可就保不住了。
三、特朗普急了:美債暴跌背后的致命軟肋
說穿了,特朗普主動打電話,全是讓美債市場逼的!本周三,美國財政部拍賣 160 億美元 20 年期國債,結果場面堪稱 “大型翻車現場”—— 沒人愿意買,最終利率飆升到 5.047%,創了歷史最差紀錄。要知道,美債利率越高,政府還債壓力越大,而且會像傳染病一樣波及股市、匯市。當天美國股市暴跌,美元也跟著跳水,簡直上演 “關燈吃面” 名場面。
更要命的是,6、7 月份有海量美債到期,特朗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 想降息吧,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跟石破茂一樣硬氣,說 “要看數據說話”;想讓外國接盤吧,最大債主日本現在正跟美國鬧別扭。偏偏這時候,日本 20 年期國債也遭遇 “滯銷”,市場瘋傳日本可能拋售美債來救自己。想想 4 月初 “對等關稅” 剛宣布時,美債突然被大舉拋售,嚇得特朗普趕緊暫停政策 —— 現在這招要是再來一次,美國金融市場怕是要 “地震”。
四、美日博弈:盟友還是對手?這場戲有得看了
別看現在雙方吵得兇,背后全是利益算計。特朗普想留 10%“基準關稅” 和 25% 汽車稅,既想賺面子又想撈錢;日本卻明白,一旦讓步,以后美國會變本加厲。更微妙的是,日本手里的美債就像一把刀,懸在特朗普脖子上 —— 雖然嘴上說 “不會用美債當武器”,但資本市場早就在押注:“只要談判談崩,美債市場必出大事。”
其實這事給全球都提了個醒:所謂 “盟友關系”,在利益面前都是浮云。當年安倍為了討好美國,又是買國債又是送訂單,最后換來什么?還不是被關稅砸得頭破血流。現在石破茂學聰明了:“該硬就得硬,不然永遠被當冤大頭。” 而特朗普呢,看似強勢,實則被國內經濟問題捆住了手腳,不得不放下架子來 “求” 日本。
這場美日博弈,說到底就是一場 “比誰更能扛” 的耐力賽。日本賭的是美國不敢真的撕破臉,畢竟美債還捏在自己手里;特朗普賭的是日本不敢徹底得罪美國,畢竟軍事、政治還得靠美國撐腰。但不管誰輸誰贏,有一點很清楚 —— 所謂 “美國優先”,最后坑的還是美國自己。就像美國老百姓吐槽的:“特朗普打關稅戰,受傷的怎么總是我們?”
未來這場戲怎么演?咱們就搬好小板凳等著瞧吧。說不定哪天,特朗普又得給哪個盟友打電話說好話了 —— 畢竟,靠 “美國霸權” 耍橫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