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環保署當地時間5月24日證實,正在起草一項計劃,以取消美國燃煤和燃氣發電廠溫室氣體排放的所有限制,該計劃將在跨部門審查后發布。
這是特朗普政府在第二次退出《巴黎協定》之后,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采取的又一逆轉措施。
當地時間2025年4月8日,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通往圣地亞哥市中心的五號洲際公路交通堵塞,一架從芝加哥出發的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空客A321飛機準備降落在圣地亞哥國際機場。視覺中國 圖
美國環境保護署發言人當天稱,上一屆美國政府試圖關閉美國經濟實惠且可靠的電力生產,許多人擔憂這將導致美國家庭電價上漲,并增加美國對國外能源的依賴。美國環境保護署正在制定一項計劃,對此進行重新審議。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環保署在其擬議法規中辯稱,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廠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不會對危險污染或氣候變化造成重大影響”,因為它們在全球排放量中所占比例很小且正在下降。該機構表示,消除這些排放不會對公眾健康和福利產生任何有意義的影響。
但自相矛盾的是,環保署網站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電力行業是僅次于交通運輸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源。在全球范圍內,發電廠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導致氣候變化的污染物總量的30%。
《紐約時報》稱,環保署在5月2日就已經將草案送交白宮審查,預計正式文件將在6月發布。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正持續不斷地廢除此前歷屆美國政府(除了特朗普第一任期)旨在遏制氣候變化的有關政策法規,而環保署則是執行特朗普這一政策的核心機構。最近幾周,澤爾丁關閉了負責監管氣候和空氣污染的辦公室,并啟動了20多項法規和政策的廢除工作。
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環保署24日在答復該報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新計劃是以2022年美國最高法院的一項裁決為基礎的。在該裁決中,最高法院裁定,環保署不能強迫公共事業公司關閉燃煤電廠并轉向可再生能源發電,從而推翻了拜登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相關行政命令。美國環保署署長澤爾丁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重新考慮與最高法院裁決相抵觸的‘拜登-哈里斯’規則時,我們力求確保該機構遵守法治,并為所有美國人提供可靠且負擔得起的能源。”
《華盛頓郵報》還報道稱,今年3月開始,澤爾丁領導下的環保署宣布將開始廢除拜登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的法規,其中包括旨在加速美國向電動汽車轉型、消除發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及保護水道免受有害污染的規定。此外,澤爾丁還私下敦促白宮推翻2009年的“危害調查結果”,該調查結果為根據《清潔空氣法》監管溫室氣體掃清了道路。
《紐約時報》稱,如果這份調查結果被推翻,那意味著大多數聯邦氣候法規將失去存在的基礎,環保署監管發電廠、車輛、石油和天然氣基礎設施以及其他來源的碳污染的法定權力將被剝奪。
環保署的這份草案受到了共和黨保守派的歡迎。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領導環保署過渡團隊的麥倫·埃貝爾對《華盛頓郵報》表示,這些監管政策“毫無意義”且“損害經濟”。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非政府組織“美國能源聯盟”主席托馬斯·派爾稱該草案是“符合法治的良好進步”。
不過,氣候專家和環保人士嚴厲地批評了該計劃草案。環保組織“環境保護基金”總法律顧問維姬·巴頓表示,“化石燃料發電廠是美國最大的破壞氣候穩定的二氧化碳工業源,其污染水平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p>
她稱這項擬議法規“濫用了環保局的法律責任”,并補充道:“聲稱美國最大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源并不重要,這違背了常識,并將數百萬人置于危險之中。”
2024年,拜登政府時期的美國環保署曾發布數據稱,如果對現有燃煤發電廠和天然氣發電廠的污染物排放設施嚴格限制,到2035年,美國每年將避免多達1200例過早死亡案例、870例住院就診病例、1900例哮喘病例、4.8萬次缺課和5.7萬次工作日缺勤。
事實上,特朗普一直對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持質疑和否認態度。2017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以給美國帶來“苛刻財政和經濟負擔”為由,宣布退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成果——《巴黎協定》。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再次就任總統的首日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將再次退出《巴黎協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