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晚在線》報道,印度關于“朱砂行動”的宣講團與日本外相巖屋毅進行了會談。印度新德里電視臺和印度“亞洲新聞國際通訊社”當天稱,為向世界各國通報“朱砂行動”的情況,反駁巴基斯坦的敘事,避免聯合國安理會被誤導,印度自21日起陸續派出7支全球宣講團。《印度時報》稱,印度7支關于“朱砂行動”全球宣講團由來自不同黨派的超過50名成員組成,包括國會議員、前部長等,他們將前往32個國家和歐盟總部進行宣講。
報道稱,印巴雙方于5月10日達成停戰協議。此后巴基斯坦政府高官的社交媒體賬號和巴主要媒體《黎明報》的優兔頻道在印度國內被限制訪問。甚至在沖突期間被認為支持巴基斯坦的土耳其也受到波及。印度知名旅游網站“MakeMyTrip”表示,取消前往土耳其行程的人數急劇增加,并宣布將停止銷售與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相關的旅游產品,以示同國家站在一起。印度社交媒體上也掀起了抵制土耳其貨的呼聲。
日本外相(中)與印度宣講團合影(資料圖)
可能有人覺得向其他國家解釋沖突動機的行為有點抽象,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其實這是國際政治中的慣例,一場沖突結束后,往往由失敗的一方派遣代表團前往各國闡述主張,有時候還需要賠禮道歉。當然,印度并不認為自己是失敗的一方,但大規模沖突確實是他們挑起來的,再加上莫迪政府沉迷于“贏學”敘事,而現實情況又恰恰相反,印度急于向全世界證明自己,所以才有了這次令人啼笑皆非的宣講。
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印人黨曾在國內舉行為期10天的慶祝活動,并召開閉門會議召集70國武官宣傳所謂的“勝利”,但未邀請中國代表。現在,印度又派出宣講團到國外繼續強調自己的“勝利”。從印度的一系列行為可以看出,它似乎在極力證明自己取得了勝利。然而,如果印度真的贏得了公認的勝利,可能不會如此頻繁地試圖證明這一點。普遍的質疑促使印度采取各種手段來證明其勝利。
印度慶祝勝利(資料圖)
巴基斯坦的反擊來得又快又猛。前外長比拉瓦爾帶著哭紅眼的克什米爾少女照片,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現場控訴:“印度軍隊上周剛在帕哈爾加姆鎮掃射游客! ”他們的宣傳冊里夾著血衣碎片,聲稱這是印軍實彈鎮壓平民的鐵證。比起印度的火力全開,巴方代表團專攻“悲情牌”。在日內瓦的演講中,比拉瓦爾突然掏出一瓶渾濁的河水:“印度在上游修了6座大壩,我們的農民現在喝的都是泥漿! ”他們甩出衛星對比圖,顯示印度控制區水庫蓄水量比去年同期暴漲300%。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媒體也嘗試通過此次事件提升巴軍方在民眾心中的形象。在7日的空戰結束后,向媒體通報空戰情況的巴基斯坦空軍軍官奧朗則布在巴社交媒體上成了“網紅”。傳統媒體立即緊跟熱點,用奧朗則布來展現巴基斯坦軍隊的安全守護者形象。一位巴基斯坦政治分析領域的學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由于巴基斯坦在國家體量和整體軍事實力方面相比印度均不占優,所以巴方當前更關注解決自身問題、增強民眾對軍方的信心,盡量避免挑動民眾對印度的仇恨。
巴基斯坦前外長比拉瓦爾(資料圖)
這場印巴停火后的外交較量,可能才剛開場。印度會不會繼續砸錢宣講?會不會畫地為牢把自己推得更遠?巴基斯坦會不會利用現有軍備和中國合作,擴大下一步影響力?這些都值得期待。在國際軍事事務里,真實的勝負從來不是靠嘴巴決出的。誰的軍備升級,誰的話語權擴張,誰才會笑到最后。這一點,莫迪比誰都明白。然而要想贏得世界的尊重,恐怕不是靠宣講團站在臺上喊口號那么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