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活動合影照
在中華文化的浩瀚詞海中,總有一些詞匯如璀璨星辰,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大佬”一詞廣為人知,而“上佬”卻似隱匿于深山中的瑰寶,鮮為人知。初聞“上佬”,或許你也會心生疑惑,以為這不過是某個領域的“大佬”變體。殊不知,“上佬”實則是湘西州吉首市峒河街道下轄的一個村名,它的背后藏著一段因歷史人物而起的音變故事,更蘊藏著無盡的風景與人文魅力。
上佬村一角
上佬村,原名“上澇”,其音變與苗族大儒吳鶴緊密相連。據史料記載,吉首市峒河街道上佬村在歷史上被稱為鎮溪上澇,正是吳鶴的故鄉。吳鶴,這位正德年間的苗族才子,是王陽明的親傳弟子,也是唐宋以來苗族第一代知識分子。在家鄉,他被尊稱為“老夫子”“老先生”,而他的故鄉“上澇”,也在歲月的流轉中,逐漸被人們親切地喚作“上佬”,這一稱呼沿用至今,仿佛是對吳鶴精神的一種永恒銘記。
苗族大儒吳鶴的AI畫像
上佬村,不僅是一處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地方,更是一幅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絕美畫卷。踏入這片土地,仿佛走進了一個夢幻般的世界。
山水育鴻儒 德澤潤千秋
在吉首這片鐘靈毓秀的土地上,上佬村宛如一條靈動的絲帶,蜿蜒穿過歲月的長河。這里的山川壯美,靈氣四溢,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奧秘與生機。明正德年間,吳家老屋的檐角翹得比別家都高,似在訴說著這個家族的不凡。寨中老人說,吳氏祖墳枕著筆架山,面朝硯池潭,注定要出個文曲星。而吳鶴,這個吃臘肉酸魚長大的苗家娃子,果真不負眾望,成為了陽明心學里最清奇的一脈支流。
上佬村一角
吳鶴故居遺址
通過石頭看歲月
據說,在家鄉山水的滋養和祖上德澤的庇佑下,吳鶴自幼便展現出過人的聰慧和對知識的強烈渴望。他聽著潺潺的流水聲思考人生哲理,望著飄渺的云霧探尋宇宙奧秘。稍長大后,機緣巧合,他隨大思想家王陽明游學江西,在王陽明的悉心教導下,學問日益精進。他汲取了陽明心學的精髓,并將其與苗族的文化傳統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學術思想。
潕溪書院
然而,面對官場的誘惑,他拒官不就,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在鄉里設館辦學。他將自己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家鄉的子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有知識、有文化的苗族人才。他的教育理念,融合了漢族的儒學智慧與苗族的本土文化,為苗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后人為其建祠立碑,開設“潕溪書院”,這不僅是對吳鶴個人的紀念,更是對他所代表的精神的傳承。如今,那座古老的“潕溪書院”依然矗立,訴說著往昔的輝煌,吳鶴的故事,也宛如一首悠揚的樂章,被人不斷傳頌。
天然石頭林 鬼斧神工景
上佬村的石頭,是大自然賜予的珍貴禮物。這些石頭分布范圍廣,占地面積大,形成了一片片壯觀的石頭森林。石林中的石頭縱橫交錯,形狀奇特,質地堅硬,有的像人,有的像動物,有的像高山,栩栩如生,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藝術品。它們歷經漫長的地質作用,形成了如今獨特的風貌,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天然石林
天然石林
響石山
趣的是,有的石頭立于其他巖石之上,敲擊時會發出空靈的敲鐘聲,悠悠揚揚,山谷回蕩,人們給這一處的石林起了個詩意的名字——響石山。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個石頭的世界,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渾與壯美,身心也隨之得到放松。
高山出平湖 山塘變水庫
順著上佬村的通村公路一直往上走,一座中型水庫便會呈現在眼前,這便是上佬水庫。它原本是一個天然水塘,具備一定的蓄水量和水域面積,后來經過當地政府的修建改造,成為了如今的水庫。
上佬水庫
作為當地重要的水利設施,它在灌溉、防洪、生態、休閑娛樂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它為上佬村及周邊地區的農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了農作物的生長和農業生產的穩定;在雨季時,能有效攔蓄洪水,減輕下游地區的洪水災害威脅;它還形成了獨特的水域生態系統,為眾多水生生物和周邊的陸生生物提供了棲息和繁衍的場所。
水庫里面有“好貨”
同時,水庫周邊風景優美,吸引了不少游客和當地居民前來休閑觀光、釣魚,帶動了當地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原始次森林 空氣超清新
生態振興,綠色發展,是上佬村的又一大優勢資源。以上佬水庫周邊區域為核心,這片森林屬于典型的次生林。它保留了原始森林的部分生態特征,如物種多樣性、復雜的垂直結構和相對完整的生態鏈,同時部分區域仍保持著原始風貌。
原始次森林
徒步觀景
森林內植被茂密,以闊葉林為主,夾雜針葉林和混交林,形成了多層次的植被結構。這片原始次森林的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具有較高的旅游開發潛力,是適合開展生態旅游、徒步探險和科普教育活動的絕佳地。在這里,你可以盡情呼吸清新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神秘寶峰寺 佛法度眾生
上佬村的寶峰寺,據說吳鶴曾在此抄過經書,留下了神奇的傳說,從而賦予了寺廟特殊的意義和地位。盡管并無準確的來歷記載和廣泛認知的統一說法,但這似乎并不影響它的香火旺盛。
在歷史的長河中,寺廟的命運與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變遷緊密相連。它歷經風雨滄桑,卻依然屹立不倒,見證著歲月的變遷,承載著人們的信仰與希望。
上佬村,不是簡單的地理坐標,而是一個文化與自然交織的精神原鄉。當我們在這里觸摸歷史的紋路,聆聽自然的私語,感悟生命的哲思,便已走進了一個關于傳統與現代、人文與自然的永恒對話。愿這片土地,在歲月的長河中,始終保持著那份獨特的韻致,讓每一個抵達的人,都能在山水間找到心靈的歸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